新浪上海 资讯

家长怎么陪 “陪伴式写作业”引热议

话匣子FM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听]作业怎么留?家长怎么陪?“陪伴式写作业”引热议

陪孩子写作业已成为很多家长工作之余的额外任务。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坚决反对家长陪伴式写作业,呼吁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园丁”而非“木匠”。请听报道:

“123,数到几个就是几个,几个?!(8个)。”

“M i(m i  bi)m i  mi!”

“昨天一模一样的题,数不一样就错了?(爸爸你别着急)你别喊我爸,我没你这样的爸!”

社交媒体上有很多这样啼笑皆非的短视频,网友当段子看,只有身处其中的孩子和家长才知道有多崩溃。

有市民告诉记者:“我老婆辅导,反正我看着都挺累的。现在小学课程难度也很大,我们家长真的是辅导不了。”

周六一早,王女士照例带着二年级的儿子打卡培训机构,除了校内作业,双休日的英语、数学培训班作业她都要监督完成。小儿子很快也要上小学,王女士压力倍增。

王女士说,“小朋友年纪也比较小,自觉性比较差,确保他不会开小差开得太离谱。但是碰到不会的就会马上问家长,确实会有依赖。也是担心弟弟上小学后会多增加一些辅导的压力。”

而她的儿子表示:“妈妈全程监督我,我理想中做作业的状态是认真仔细(一个人吗?)对,一个人。”

张女士也是陪伴式写作业的家长,身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工作的繁忙可想而知,但一年级儿子每晚的作业时间她寸步不离,儿子却并不买账。

张女士说:“有的时候他比较磨磨蹭蹭、马虎粗心,我就很生气,这么简单都不会,还磨磨蹭蹭,不要再手拿玩具了等等。妈妈发脾气的时候你什么心情?”

儿子表示:“就是很郁闷,感觉不开心。然后心里一片空白,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孩子偶尔的叛逆和反抗让张女士意识到,自己有必要调整陪伴模式。

张女士解释:“我就开始控制情绪,就说妈妈带你咱们一起读题目好不好?然后做好了吗?”

儿子则表示:“做好了,而且非常快,非常有效率。”

张女士:“慢慢地引导他自己能够独立坐一会儿,我就是安静一点地陪伴。”

反对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缺位”,但全程陪伴又是不是一种“越位”呢?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在今年两会中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家长陪伴式写作业。“也许一时的陪伴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是长此以往,可能孩子们依赖就慢慢建立起来了,他的这种自主慢慢地就减弱了。”

马景林说,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要努力争做为花朵创造良好环境的园丁,而不是过分塑造和干预材料成才的木匠。上海市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也非常认同。“学习是学生的自我觉悟、自己的事,不是所有家长都有教师资格证的,都能担当起辅导学习的任务的,所以就没必要加重家长负担。”

曾宪一同时表示,相关讨论不能仅仅止步于“拒绝家长陪伴式写作业”,作业该怎么留?什么才是陪伴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些都值得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进一步思考。

曾宪一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是严格规定作业数量的,而且11点做不完坚决睡觉,不要再做了。其实我是很反对留家庭作业的,应该是因才自学,有的学生可以自命作业,有的学生可以自选作业,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自讲作业,根本就没必要一刀切地布置家庭作业。真正的陪伴,我倒认为陪他玩一点有意义的东西,能够锻炼沟通能力,涉及交往的、情商的、体商的,还有心商的心灵上的沟通。”

来源:话匣子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