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医道初心科普践行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科普大赛决赛顺利举行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1月23日晚,首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科普大赛决赛在上海医学院明道楼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校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主任陈芸,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书记、主任高晶蓉,上海医学院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包涵,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程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处四级巡视员李水静,上海公益新媒体中心主任邱旖蓉,上海医学院“医道践行”医学生科普实践工作室负责人刘嫣,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副主任医师陈海燕出席决赛现场,与来自上海医学院各培养单位师生共度难忘的决赛夜。

徐军在致辞中指出,开展健康科普是具有鲜明医学特色的学生实践活动,鼓励大家弘扬“为人群服务”的上医精神,完善医学科普梯队,利用好新形式、新媒体,提升实践育人能级,注入新时代的青年活力。

顾建英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山医院开展健康科普的历史,并鼓励大家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目标,在健康科普工作中持续深耕。

陈芸讲述了陈灏珠院士不辞辛劳坚持为群众开展科普讲座的故事,她表示,基金遵循陈院士的精神指引,积极支持上医科普人才的建设培养,并鼓励大家一起分享科普实践的所学、所思、所得。

本次活动由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携手上海医学院“医道践行”医学生科普实践工作室共同举办,同时得到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的大力支持。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大赛,共有52份科普作品参与角逐。经过各院系专业老师共同评审,15个优秀作品通过初赛入围决赛。为提升作品质量、丰富表现形式,呈现优秀的舞台表演效果,工作室邀请科普专家中山医院的刘思为医师和同仁医院的姚乐医师为参赛选手进行了4场赛前培训。

本次参与决赛的科普作品面向基层,围绕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倡良好生活方式等健康教育内容,以科普讲解、脱口秀、歌舞、舞台情景剧等形式展开。复旦上医各培养单位的学生们将精心准备的科普节目呈现于舞台上,展现了他们的科普才华和激情,尽显医学科普的魅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获奖情况如下:

一等奖:

中山医院  韩丞治、张育宁、李千河

《猝死“救”在身边——神器AED的使用》

二等奖:

肿瘤医院 郭繁颖、曹朔文、胡芯茹、陈雨航

《非同寻“肠”:有“痔”青年 or 有“癌”青年?》

肿瘤、华山、金山、眼耳鼻喉医院联合组  秦亚涵、刘洋、方静怿、史漾

《“糖”心风暴,揭露高糖饮食真面目》

三等奖:

华山医院  焦可馨、董旭宸、张晓、罗威

《腰椎病,没“痛”不难:科学康复宝典》

眼耳鼻喉医院       宁睿 王亦然 徐硕昱

《圆锥角膜——沉默的视力杀手》

公共卫生学院        张檬荟

《教您判断身边的影像诊断》

优胜奖:

基础医学院  王唯、彭蔚、邓芷西、吴沛凝、雷晓霏、杜俊源、徐刘洋

《牙周病-失牙阵线联盟》

脑科学研究院       郑奇、吴佳谊、黄嘉慧

《勿忘我》

华东医院         丁胜男

《伟大而隐秘的淋巴结》

中山医院          颜芷昕、温诗蕊

《三步法告诉你尿“血”怎么办》

公共卫生学院      郭文杰、肖嘉钰

《 万象“更”新——直面更年期》

基础医学院          杨周舟、薛清璇、沈玉佳

《我们捉到了鬼压床的鬼》

公共卫生学院     时馨蕊、王曲卿

《消化道特工》

中山医院    赵亚军

《 3个数字识“中风”》

华山医院            吴浩芸、郭淑莹

《龋病知多少》

据悉,药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的视频作品获优秀视频奖,作品《圆锥角膜—沉默的视力杀手》获最佳人气奖,中山医院获优秀组织奖。

学校表示通过此次科普大赛,可以见证年轻一代的热情和创造力、才华与激情,相信上医学子们对医学的理解和传播方式的创新将会推动医学科普事业不断向前。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