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两年来投放准确率良好 分类品类更精细

话匣子FM
关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行两年来,市民的投放准确率持续表现良好,不少街镇的分类品类也在向更精细化方向迈进。请听报道:
根据现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商场只要放置干垃圾和可回收物两种颜色的桶即可。但在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记者看到,五月花生活广场放置了6个桶,除了一个干垃圾桶外,其余都是可回收物。服务商场的丽港物业项目经理周祥介绍:
[玻璃、金属、塑料、废纸、旧衣物,把原来可回收的精细化,分成5大类。我们在商场的一楼、二楼设置了两个示范点位。]
爵士舞、钢琴、绘画……在商场二楼记者看到,聚集了不少艺术活动教室。周祥说,这一层的回收量最大,小朋友的积极性很高,可回收物的精细化收集的效果也很好,大大减轻了后场二次分拣的时间。
[一开始我们也有疑问,投放的器皿也好,人力也好,觉得是增加我成本的。实际运营下来,源头的精细化分类之后,反而减轻了我们的人工操作,就不需要再进行细化分类,在我们运营成本上反而降低了。]
降低可回收物托底企业的收运成本,让玻璃、旧衣物等传统废品回收站不愿接收的低价值可回收物,有更多回收点位,正是芷江西路街道今年起推行精细分类的初衷。现在,这里落实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的企业园区、校园等单位将达到32家。街道城运中心工作人员陈臻说:
[因为可回收物的品类是比较多的,如果不分捡的话要派大型车辆,但是考虑到我们街道道路宽度,大型车辆来来回回很不方便,我们把前端的分类做细,后端中转、运输就可以派小型运输车辆,玻璃满了就派拉玻璃的车子过来,收运的效率提高了。]
无独有偶,为了提升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效率,鼓励市民分得更加精细,今年闵行区七宝镇将回收活动搬进了校园,镇垃圾分类协调办主任王瑾说,开学第二周恰逢换季回收旧衣物的时节,专场回收活动已经安排上了。
[七宝镇有52个学校,学校是非常多的,通过学校让小朋友把这些低附加值的东西带到学校里。早上上课前不是进校吗?我就把回收箱放在门口。整个航华区域我们已经覆盖到3个小学了,我们想逐步把它串成一条线。]
围绕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居民区里的变化也不少。可回收物越分越细,干垃圾的量也在变少,七宝镇为此升级了一批垃圾厢房,优化分类布局,为可回收物扩容。分拣中,容易破损伤手的玻璃用“绿宝瓶”单独收集,不仅更安全,还大幅提高了回收率。王瑾说,回收企业每次只收特定品类,不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有明显提升。
[今年我们不断跟居民强化可回收。干垃圾里面,其实有瓶子,有碎玻璃,那我们把它细化。可回收细化成8大类,干垃圾的量就持续往下走。虽然是在政府托底做这个事情,但也要考虑一个成本,给它形成一个网点,20各个网点一周如果上门一次,这个成本就降低很多,而且量相对收的比较多。]
以上由记者代灵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