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适度开放共享电单车 缓解郊区出行难题

界面新闻
关注原标题:缓解郊区出行难题,委员建议适度开放共享电单车|聚焦上海两会
2017 年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明确了“本市不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的基本原则。
在2021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怀琼、冷培恩指出,本市外环以外郊区短途出行存在很大困难,建议适度开放共享电单车市场。
据交通运输部《2020 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速报》显示,截至 2020 年12月31日,上海有轨道交通线路18条,运营里程 729公里,但多数在外环内(外环内面积 637平方公里,地铁里程438公里,密度 0.688 公里/平方公里),外环外(含崇明区)分布很少(外环外轨交密度约为 0.05 公里/平方公里)。
两位委员认为,郊区轨道交通并未有效覆盖 3-10 公里中短距离出行,同时郊区地面公交线路密度也远低于中心城区,因此郊区居民群众中短距离出行困难远大于中心城区。
此外,由于郊区出行较多依赖电动自行车,所以私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非常高。同时因为监管不如中心城区,郊区超标或不符合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多,有较强的安全隐患。
对此,两位委员建议,建议有条件的在本市郊区适度开放共享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解决郊区群众中短距离出行困难;郊区适度开放共享电动自行车,替代部分中短途出 行机动车的使用,有效降低机动车的使用率,有助于控制城 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面对此前共享单电车在运营过程中的问题,提案建议,制定共享电动自行车运营的基本原则,有序和按需适度投放,并设定运营围栏,包括“停车围栏”、“运营围栏”;同时,要求运营商集中换电。
此外,委员还建议由运营商购买意外险和三者险,并配备安全头盔保障骑行者安全。
在开放地域方面,两位委员指出,可首先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郊区五大新城作为试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