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发布警示信息:电信诈骗被害人呈现低龄化趋势

话匣子FM
关注原标题:[听]上海警方发布警示信息:电信诈骗被害人呈现低龄化趋势
上海警方昨天发布警示信息:最近青年群体网络受骗案件较为多发,犯罪方式涉及青年群体交友、购物、兼职、助学金、考试和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

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庄莉强警官说,近期的网络诈骗既遂案件数据显示,青年被害人在刷单、贷款和网络购物类诈骗案中占比都达三成左右,受骗者年龄普遍在16到24岁之间。
“青年群体被害人在刷单类诈骗案中占35%左右,在贷款类诈骗案中占26%左右,在冒充购物客服类诈骗案占25%左右。”
与中老年人群相比,网络与青年群体的日常工作、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这使他们成为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重要目标。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探长范华对青年人最容易上当的几类网络诈骗做了剖析。首先是贷款类诈骗。犯罪嫌疑人伪装成贷款公司业务员,使用社交软件搭识被害人,诱骗被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陆假的贷款网站,包装骗钱行为。

“登陆这些网站,他(嫌疑人)会发送假的借款合同,编造贷款需先支付 “贷款包装费”、“还款能力核实”等理由,要求被害人进行首月还款本金及利息支付,诈骗被害人向犯罪嫌疑人账户转款,或者通过第三方软件支付骗取钱款。”
范华提醒,不要在不具备任何金融贷款常识的情况下,盲目选择网络贷款。
眼下网络购物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出现刷单诈骗。所谓刷单是指店家付钱请人假扮顾客,通过虚假交易提高网店的排名和销量获取销量及好评吸引顾客。通过这种方式,网店可以获得较好的搜索排名,更容易被买家找到。犯罪嫌疑人利用年轻人想挣快钱的心理,以 “足不出户,玩手机挣大钱”为诱饵,假装招募刷单人员,以“完成所有任务才能退还本金”为由,诈骗被害人不断付款。范华说,品牌官方旗舰店甚至都会被犯罪嫌疑人利用。

“会找一些比较大的一些网站让你去加入购物车,其实这个店铺根本不是他的,只是为了博取你的信任。他给你另外一个链接,好像看上去跟这个店有关联,其实是没有的。他只是张冠李戴,用别人的店铺来伪装他是有实力的商家,来实施诈骗。”

首先“刷单”行为是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是市场监管部门打击查处的对象,警方奉劝广大青年不要想着发不义之财,自然不会落入此类圈套。范华同时指出,未成年人已经成为电信诈骗新的受害群体,已经发生过中学生遭遇购买游戏皮肤被骗的案例,需要引起广大家长的警惕。
“初二到初三阶段,已经有同学用社交软件的支付功能绑定了父母的银行卡,那么将来可能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面,诈骗的类型(会)针对青少年这些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