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吸毒人员总量逐年下降 但毒品犯罪呈年轻化趋势

界面新闻
关注原标题:上海吸毒人员总量逐年下降,但毒品犯罪呈年轻化趋势
2019年,上海全市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17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170余千克。
界面新闻6月23日从上海警方获悉,2020年1至5月,全市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51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22.6千克。

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上海警方还向媒体披露了近期查办的多件典型涉毒案件。
2019年8月下旬,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在侦办一起贩毒案件时,发现涉案毒品来源于湖南、云南边境等地区。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专案组发现犯罪嫌疑人刘甲长期从事毒品犯罪活动,有从境外购入毒品的渠道,其同伙犯罪嫌疑人刘乙长期活动于云南澜沧地区,该犯罪团伙从境外购入毒品后在多省市组织运输、贩卖毒品。
2019年11月初,专案组发现该团伙将再次进行毒品交易,即报请公安部禁毒局牵头组织沪、滇、湘三省公安机关联合侦办。上海警方会同云南、湖南警方组成滇、湘2个工作组,以云南为主战场,分赴一线开展侦查、抓捕工作。
该犯罪团伙系职业化跨境运输、贩卖毒品犯罪团伙,曾多次从境外购入毒品在境内运输、贩卖,反侦查意识较强,而且团伙长期活动于边境山区,熟悉地形,毒品交易地点多变,加上边境地区语言、风俗不同,这些都给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带来了困难。对此,专案组及时研究制定针对性工作措施,不断调整工作方案,争取一网打尽。
12月6日,专案组发现该团伙刘乙、周某等犯罪嫌疑人在边境交易毒品并运至澜沧县,随即在滇、湘两地同步开展收网抓捕行动,分别在湖南省邵东县和云南省澜沧县、孟连县等地将刘甲、刘乙、周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当场在运毒车辆中缴获冰毒片剂约47千克,在犯罪嫌疑人杨某、刘乙家中缴获冰毒2千克、毒资90余万元,并查扣作案、运毒用车辆3辆。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刘甲、刘乙、周某等人对境外购买并向境内走私、运输冰毒片剂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刘甲、刘乙、周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其余2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此案是上海公安缉毒执法中单次缴获冰毒片剂量最大的个案。
2019年6月,上海公安缉毒部门根据线索,在2个发自东南亚某国、经上海中转后再运至境外第三国的邮包中查获毒品冰毒共计1.8千克。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缉毒处迅即会同闵行公安分局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进一步侦查。
6月23日至24日,专案组又发现2批次共4个以同样手法藏匿毒品中转出境的邮包,缴获毒品冰毒共计3.8千克。经侦查,专案组发现该犯罪团伙采取的是无现场、非接触的犯罪模式,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长期活动于境外、以网上支付等方式在境外购买毒品后利用国际邮包夹藏寄递、经上海中转后再转运至境外,以此逃避打击。专案组固定相关犯罪证据后持续保持高度关注,择时开展精准抓捕打击。
8月13日,经周密部署、果断出击,专案组成功将自境外回沪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沈某、张甲抓获,随后在本市抓获犯罪嫌疑人张乙、阎某、吴某、朱某,在江苏张家港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到案后,7名犯罪嫌疑人对跨国走私、转运、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已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上海警方透露,从这些案件中缴获的毒品种类来看,以冰毒等合成毒品为主,但新型毒品也有发现。
其中,2019年,全市冰毒缴获量占缴毒总数的48.1%,冰毒案件在大宗毒品案件中占56.3%。同时,破案缴获毒品中除可卡因、大麻等传统毒品外,还先后缴获氟硝西泮、色胺类物质、利他林、莫达菲尼、阿普唑仑等多种新型毒品。
从传播途径来看,上海警方透露,目前上海破获的毒品案件中毒品以“流入”“中转”为主。外省市流入本市的毒品占全年缴毒总量的91%,境外毒品多为过境中转,境外流入本市的毒品仅占全年缴毒总量的9%。毒品通过陆路渠道流入本市的占56.3%。
涉毒人口方面,2019年,全市吸毒人员总数同比下降11.5%。现有吸毒人员中青年人(18至35岁)占31.6%,中年人(36至59岁)占60.7%,抓获的毒品犯罪嫌疑人中青年人占41.7%,年轻化趋势明显。“现有吸毒人员总量逐年萎缩,但呈现年轻化趋势。”上海警方表示。
上海公安机关表示,将持续高度关注国内外毒情形势变化,坚持对毒品违法犯罪“零容忍”,按照“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的原则,不断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强吸毒人员管控和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力度,努力净化上海社会治安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