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宝山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将跨区打击犯罪全链条

原标题:宝山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将建跨地区联动协作机制追根溯源打击犯罪全链条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今天下午,宝山区检察院在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保集e智谷园区召开《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15-2019)》新闻发布会。

保集e智谷园区是宝山区智能装备制造基地。2020年1月,宝山区检察院在该园区设立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线索受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一站式”司法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宝山区检察院检察官每周两次至工作站提供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法律服务。

《白皮书》显示,2015年至2019年,该院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案件共计77件212人。从案件数量上分析,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上升趋势最明显,审查起诉案件及人数同比分别上升85.7%和309.1%。从案件类型上分析,高度集中,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数量占绝对比重。

提起公诉的38件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中,侵权对象为外资品牌的占63%;中资品牌的占37%,其中1件涉及宝山区民营企业本土品牌。以路易威登、香奈儿等外资高档服饰品牌以及中华、茅台等名烟名酒品牌为侵权对象的案件占提起公诉案件的五成以上。

从案件中可以看出,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售假温床。依托淘宝、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实施犯罪占绝大多数,尤其是以高档服饰品牌为对象的侵犯商标权犯罪,绝大部分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向他人销售,分布广、销售数量大、涉案金额高。

案件还呈现链条延长的特点,也就是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多地分离。犯罪团伙中各成员分踞多个地区,各自负责采购、生产、仓储、销售、发货、客服等环节,犯罪链条不断拉长,组织化、专业化特征日益凸显。同时,依托现代金融、通讯、物流,通过银行转账、手机联络、快递运输等相互勾结实施犯罪,产销分离,跨区域作案成为常态。

为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宝山区检察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成立专业团队;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并探索知识产权权利人告知制度;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加强风险防范宣传。

《白皮书》针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面临的作案手法隐蔽性迷惑性增强案件办理难度大、轻缓刑适用比例较高反复犯罪仍有发生等问题提出对策——

多措并举增强办案质效。要准确把握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制售分离的特征,建立可持续的跨地区联动协作机制,追根溯源打击犯罪全链条。要强化与大型互联网平台合作,通过相关平台的大数据检测预警系统,加强日常监测跟踪和线索排查,及时发现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严把轻缓刑适用标准,对反复实施侵权、没有悔罪表现或者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等情况的被告人,依法向法院提出不适用轻缓刑的量刑建议,并配合法院追缴违法所得、没收侵权商品、宣告禁止令等。

加强宣传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对企业存在的知识产权管理漏洞,要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书》等方式,帮助企业堵漏建制,完善自身的管理。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