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2019上海空气质量成绩单: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

摘要: 今天,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对外公布了2019年空气质量“成绩单”。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09天,AQI优良率为84.7%。

原标题:2019年上海空气质量“成绩单”出炉: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今天,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对外公布了2019年空气质量“成绩单”。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09天,AQI优良率为84.7%。

去年,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情况为:优80天,良229天,轻度污染48天,中度污染7天,重度污染1天。全年唯一一个重污染日出现在5月,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2019年,上海市共出现56个污染日。其中,26天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占比为46%;25天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占比为45%;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分别为3天和2天,占比分别为5%和4%。

纵向对比来看,2013至2019年,上海市环境空气中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SO2已连续六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10已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在达标基础上进一步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2013至2019年,上海市污染日的首要污染物占比逐年变化,总体趋势为PM2.5占比下降、臭氧占比上升。

空气质量持续优化,与相关整治措施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上海重点用煤企业煤炭消费总量同比下降3.3%,完成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3851台,外来电量同比增加3.1%,天然气发电量同比增加16.1%。

同时,上海还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081项和“散乱污”企业整治204家,完成VOCs治理252家,已完成37台工业炉窑专项治理,并完成宝钢股份近50%产能的超低排放改造。

交通出行方面,2019年上海提前实施轻型汽车国6b阶段排放标准,全年新增新能源汽车6.3万辆(累计推广约30.2万辆),并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高排放禁止使用区,完成近5万台机械的申报登记。

目前,上海扬尘在线监测覆盖点位超过3600个,并开展以商业综合体为试点开展油烟污染集约化治理,构建以餐饮服务单位、商业综合体和生态环境部门三级管理体系,并形成三方沟通反馈机制。

执法方面,上海生态环境部门在2019年3至6月,开展了VOCs专项执法检查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共计检查企业2169户次,发现问题212家,立案处罚51家。

非法加油点专项行动中,执法部门共查处非法加油点(流动加油车)160处(辆),查获“黑汽柴油”1197.9吨,侦破非法销售、经营“黑汽柴油”刑事案件1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6人。

上海生态环境局表示,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上海市将继续围绕六大领域,推进四大结构调整,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因子,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更加务实管用的举措,推进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