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助力怒江州民族特色餐饮开创跨地域 跨文化交际的大局面

综合
关注在中国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中,怒江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呼啸而下,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空中俯瞰如梦如幻的怒江大峡谷,怒江似一条丝带在高黎贡山与怒山之间蜿蜒。在怒江两岸,各族人民凌空飞渡怒江天险的场面时常可见,它被称为“过溜索”,是澜沧江、怒江、独龙江两岸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群众人人必备的绝技。以前,因澜沧江、怒江、独龙江沿岸的桥梁有限,“溜索”是怒江天堑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2023年,怒江自治州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政策,在民族传统餐饮文化上创建另类“凌空飞索”,索道两头分别是怒江民族特色餐饮文化和包融百味的上海餐饮文化。

怒江州地貌景观雄奇俊秀,98%以上的地区是高山峡谷,是中国原生民族风情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怒江自治州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著称,它既是傈僳族的最大聚居地,也是怒族、独龙族的惟一聚居地,还分布着普米族、白族、彝族、纳西族、藏族、景颇族、傣族、汉族等多个民族。沿怒江大峡谷而行的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茶马古道,兼具多民族的文化、习俗和饮食,孕育了怒江多民族相融合的特色饮食文化。
近年来,随着上海援滇项目进驻,民生、文旅、基建快速发展,带有怒江鲜明标志民族传统美食,正跃出峡谷,逐步走进沿海大城市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中。

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对口帮扶怒江州以来,两地干部、群众跨越3000公里双向奔赴,山海与共。
上海市浦东新区利用上海的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把民族传统特色餐饮作为东西部协作重要项目之一,帮助怒江州探索和发展特色民族餐饮品牌,发展壮大民族特色美食产业,将民族特色餐饮业作为当地各族群众实现就地就业增收、繁荣乡村旅游业的最有效途径,带动农业、旅游业、绿色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2023年7月和9月,为了推广民族文化特色餐饮,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怒江州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分两批次,组织全州民族餐饮单位、机关食堂、酒店宾馆等企业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到上海实地开展研学活动,考察餐旅文化以及异地民族餐饮在沪商业综合体,了解了当下特色民族餐饮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学习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不同特色民族餐饮与上海文旅融合的经验;探讨打造个性化特色商业街、旅游和文化景点的建设思路;学习预制菜、餐饮委托管理、餐饮配套供应等新兴项目的利弊和一系列“民宿+特色美食”成功案例背后的“流量秘诀”。

怒江是多民族聚居区,民风淳朴。虽然不同民族有语言和文化、服饰、习俗上的差异,但各民族之间不仅互相通婚,也在饮食文化上彼此影响和交融。上海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汇聚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不同地区类别的餐饮类型与经营模式。上海有太多融合全世界不同餐饮文明的成功经验。
怒江是全省乃至全国原生态文化保存最完好、中国原生民族风情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现有傈僳民歌等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2项省级非遗项目。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在怒江峡谷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居环境与神秘多彩的民族文化。傈僳族的“阔时节”、澡塘会,怒族的“仙女节”、普米族的“吾昔节”、独龙族的“卡雀哇节”等系列民族节庆风情浓郁,绚丽多姿。
随着时代的发展,怒江州举办了皮划艇野水国际顶级赛、国际马拉松、自行车越野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了“怒江峡谷文化周”“草果文化周”,令“东方大峡谷”的知名度、美誉度逐年提升,一批农旅融合、交旅融合、文旅融合、体旅融合的旅游打卡地、打卡线路正逐步建成,半山酒店、乡村旅游正健康发展,极大带动了怒江州民族传统餐饮的繁荣发展。
目前,浦东新区已帮助怒江州打造出“怒江峡啦”民族特色餐饮品牌。怒江峡啦、漆油鸡、傈僳手抓饭、怒苏拌饭、石板粑粑、老窝火腿、草果宴、杀猪菜、马帮铜锅宴、包谷稀饭等一大批特色民族美食正在走出大峡谷,走向上海、广东等沿海省市,接受各地美食爱好者的“检阅”。

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小组和怒江州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怒江州餐饮行业开展各种厨艺比赛,举办了菜品推广活动近20场次。从业人员基础技能得到了提升,企业经营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怒江州民族特色食材和菜品得到了多渠道推广。怒江州美食跨越了地域性限制,登上了外地消费者的餐桌。特色民族菜品的品牌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致使整个怒江州餐饮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貌。
在以“美食之滇 烟火浦江”为主题的上海浦东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美食节期间,草果烤鸡、独龙牛干巴、鲁掌猪血排骨、草果叶蒸老窝火腿片、怒苏拌饭、傈僳手抓饭等76道原生态的、散发着“土味”的怒江州美食,“翻山越岭”走出大山来到了上海,得到了上海人民的青睐,为怒江州特色民族餐饮“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机会,开创了怒江餐饮人积极探索怒江特色民族文化餐饮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怒江自治州政府通过东西部协作项目,邀请省内外知名餐饮与服务专家、技师,从服务理念、业务技能到经营管理,开展民族餐饮技能技术培训。目前,培训成效显著,为怒江当地的旅游、餐饮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怒江民族文化底蕴的“厚度”,为中远期打造怒江特色民族餐饮文化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怒江自治州党政领导正在谋划从上海邀请以学术界、教育界为主的专家前往云南怒江考察当地的食材与食文化,结合国际化趋势,探索并打造怒江地区饮食新风尚,期望在上海的专家学者与干部群众鼓励和支持下,共同确定怒江民族餐饮业发展新方向、新路径,开创跨地域交流发展态势,发展壮大怒江州民族餐饮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浦东新区帮扶下,相信怒江民族特色餐饮业将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跨出地域限制,踏上与其他餐饮文化互通、互助、共进的发展之路,为怒江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农民群众增收就业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