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沉浸式互动影音剧《永生之后》 带你预见未来社会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周可导演的最新科幻题材戏剧作品《永生之后》即将于7/14-16日在上音歌剧院上演。

《永生之后》改编自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专家梁建章的同名长篇小说,涉及文明延续、人生意义等哲学话题的探讨。梁建章提到,他希望能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再创作,将小说的命题和讨论的话题呈现在公众面前,引起更多人的思考,希望通过对未来世界的推演与想象,来探讨人类文明生命的意义。

《永生之后》从“永生药”的发明为背景设定,描绘了一个因为“永生”而停止繁衍和代际更迭的人类文明。在公元22世纪,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人类终于开发出了“永生药”。然而,地球资源有限,“永生不老”与“繁衍后代”无法同时达成。地球人类按照自身意愿分成了“长生区”与“生死区”,两方按照自己的观念各自发展。

在《永生之后》中,创作团队将尝试创造一种全新的剧场体验。在原著小说中,“科幻”与“选择”是阅读体验的核心,而在剧场中,大量的多媒体影音设计与现场交互设计,将带领观众还原这两项体验,创造出与“被动观看”截然不同的一种新型看剧模式。

《永生之后》由上海冠佑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知名话剧、音乐剧导演周可执导,李奥担任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马悦,多媒体设计胡天骥,服装设计大可,作曲魏虎虎。于谨维、虞锦雯、李传缨、杨宁、刘婉玲、施亦俊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加盟。

在舞台上,“多维空间”的设计被用于呈现未来与科技元素,通过多媒体投影和舞美结构在平面空间里营造立体感与纵深感,实现场景的可视化。“生死区”和“长命区”各有独特的风格,会在不同的场景出现,同时,也会有部分共用的空间,科技感与“烟火气”并存。影像与台上演员的对话互动,以及现场的实时摄影,打造出不一样的视觉交互体验。另外,设计的边界不仅仅局限于舞台之上,也延伸到了剧场结构,包括观众的进场通道,增加观剧的体验感和代入感。

其中,贯穿全剧的选择,不仅仅是“服药与否”或“生死阵营”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在选择的过程中去思考和追问生命真正的意义,这也是本剧的创作核心。这是一场关于人性,关于生命的论辩,正如导演周可所说的那样,戏剧未必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是通过抛出这样一个话题,她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和观众一起共同去探索,共同去思考,当下跟我们有连结的这些问题。

“我希望大家能在看过演出后真正去讨论一些跟我们的切身生活相关的话题,然后在讨论过程中,也学会倾听不同观点的人们的发言和声音,并不去对立彼此,而是尝试着去互相理解。这样我觉得,就像长命区和生死区,他们最终会要走向合作。我也希望人和人之间,包括自我之间,最终也是一个和解,走向合作,而不是对立。”

演出信息:

演出名称:《永生之后》

演出时长:120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类别:舞台剧

演出时间:2023年7月14日(周五)、15日(周六)、16日(周日) 19:30

演出票价:880元、680元、480元、380元、280元、180元

演出地点:上音歌剧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