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案说消保|密码失窃案例 不法分子网上钓鱼

新浪上海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现在各种创新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渠道,但支付方式的多样化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风险。现在,通过下面几个典型案例,一起学习如何保障支付安全!

案例描述:

案例:短信诈骗新花样。目前,短信欺诈出现了新花样,“商场消费”的假短信可能变为“中奖”、“退税”等假短信,诱骗持卡人在ATM机上进行“银行卡升级”或在网上银行设置“联网报警系统”。

案例:钓鱼网站窃信息。不法分子在“网上钓鱼”,设立虚假金融机构网站,储户如果登录该网站操作其银行卡的卡号,密码就会被不法分子窃取。

案例:活动链接频盗刷。居民张大爷的手机收到了一条“10086”发来的短信, 当天中午,张大爷收到的“10086”的短信,内容为“尊敬的星级客户,您可享受话费赠送活动,充值100元送100元,登录充值http://10086.com.co/m活动今日截止”。张大爷觉得既然是正规的公司短信不能有假,按照短信内容点击此链接到一网站,再按照网站的要求,依次将电话号码、银行卡号、密码输入网站后,张大爷在家中坐等“充值成功”的短信时,结果却收到了银行卡被刷3000元的提示短信。警方已接到此类多次报案,罪犯使用技术手段群发此类信息,只要你一登录对方网站,按照对方要求输入银行卡保密信息,即被犯罪分子乘机盗刷银行卡钱财。

安全贴士:

(1)网上交易前应确认网址是否正确,要选择信誉好、运营时间长的网站进行银行卡网上支付业务;

(2)完成网上交易后,应及时退出,避免发生后续风险交易;

(3)在进行境外网上交易时,应通过安全途径,开通相关认证服务;

(4)应避免通过公用WIFI进行支付,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进行网上交易,以免泄露账号及密码等信息;

(5)应注意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登录不明网站,避免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病毒。

(6)办理网络购物、网络退货、退款时,应认清官方渠道,切勿轻信不明身份的电话、网络聊天工具或其它形式提供的非正规的网络链接;

(7)收到可疑手机短信时,应谨慎确认,如有疑问应直接拨打银行客户服务热线查询。

(1)芯片卡(金融IC卡)的安全性远高于磁条卡,因此首先建议您尽快将手中磁条卡升级为金融IC卡。

(2)开通短信、微信提醒功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账户收支详情。

(3)使用卡片前,要在卡背面签好姓名,防止错拿与被不法分子调换

(4)不得出售借记卡,也不要将卡片转借他人或将密码告知他人。

(5)刷卡消费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视线范围,使用密码交易时防止被他人偷窥。

(6)不要设置较为简单的密码,如112233、123456等,更不要将密码存在手机中或卡背面,也不要将第三方密码作为借记卡密码。

(7)不要使用公共wifi接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使用完网银及时退出。

(8)警惕钓鱼网站,对于有奖链接、不熟悉网友的链接等不明网址不要轻易登录。

(9)取款存条不要随手丢弃,以防被不法分子获取个人相关信息。

(10)不贪小便宜,警惕街边以及小摊刷卡。

(11)刷卡消费后,一定要核实刷卡记录上的刷卡信息与POS单上的商户信息是否相符。

(12)如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应第一时间报警,并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联系,及时冻结资金,最大限度保证资金安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