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下乡日记:以民为本 裕农共融

新浪上海
关注编者按: 7月,由建行发起的2022年“金智惠民-乡村振兴”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在上海举行了上海地区的启动仪式。最近,小编从建行上海市分行得知,今年的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招募了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建习生”们将深入浦东、金山、松江等地进行暑期下乡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下乡实践活动,新浪上海与建行上海市分行联合推出[我的下乡日记]专栏,本期作者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顾轶昀,对于祖籍在乡村的他,这次下乡活动他会有什么别样的体验呢?
乡村的夏季就是这样的平平无奇,但这个夏天对我却有着不能用言语表达的特别。闭上眼睛,感受着夏天的微风,是多么的舒服!当风迎面而来时,仿佛有一股暖流流进我的心里。路边的树叶抖动起来,它们手舞足蹈的样子是多么的热闹。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虽然刚刚开始,但充实的下乡实践让我感慨万千。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是全国的命脉所在。如果没有农业、农村、农民,城镇必将失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如此美丽的乡村,建行积极探索乡村金融业务创新发展之路,以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金融活水注入农村田间地头,以新金融破解农村金融发展痼疾。

我们参观了上海浦东新区曹路农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代农业基地——一个集生产、休闲、康体、科教、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现代化、多样的、美丽的国家农业公园。
作为国有银行的建行始终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进一步搭好乡村服务平台,全力做好提质增效工作,依托“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事业,为普惠金融事业谱写新篇章。设置在曹路农投公司的“乡村振兴港湾”则将发挥更多功能和作用,包括农产品直播带货、农业信贷支持等,带给农民和农业合作社更为贴心、实惠、温暖的金融和民生服务,赋能乡村振兴。举办的“朝露”地产农产品暨对口支援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上,除了曹路农投公司的“朝露”品牌农产品,如曹路大米、“龙珠”番茄等亮相之外,吸引市民品鉴、选购的还有来自浦东对口援疆地区的特色农产品。

据了解,曹路农投公司在2022年3月27日晚,响应政府号召,全体员工火速集结。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化身“大白”和“大蓝”,在清晨穿好防护服时刻待命。他们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第一时间满足各方紧急物资需求,让曹路农业园区生产的“朝露”品牌新鲜蔬菜源源不断送到老百姓手里。白天他们在抗疫前线,傍晚还在加班加点,保障后勤,“朝露”人尽己所能,守护着这座城市。“朝露人”是千万个抗击疫情一线人员的缩影,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束光,当万千光芒汇成星河,便能照破黑暗。只要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定能战胜疫情,赢得最终的胜利。

下乡实践活动对我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对自己的不足有了全新的定位,对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清晰的认识,比如专业知识的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不得不承认下乡活动是个锻炼个人能力的活动,是个充满艰苦困难的活动,是个处处充满新鲜感的活动。下乡的一周,虽然身体感到疲累,但内心却感到喜悦与充实,我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熟,收获了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