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完美收官

综合
关注2月27日,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总决赛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共计30支参赛队伍参加(包含2支留学生团队)。选手们通过案例开发与展析、知识问答、情景述评、讲述中国故事等环节,展示了他们对跨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应对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全国赛颁奖典礼在市北高新商务中心会议厅举行。颁奖典礼由外教社副社长叶青主持。在场嘉宾和师生共同观看了大赛宣传片,一起见证大赛从一粒微光到火炬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余有根首先致辞。他指出,当今时代是一个多样文明交流融汇的时代,需要高等教育培养胜任全球化世界的人才。他充分肯定了跨文化能力大赛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师资能力的重要意义。最后,他表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愿与同仁共同努力,把大赛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得更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小梅高度评价了跨文化能力大赛,并简要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核心任务、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项目研究以及近年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多领域的成功高质量的合作。未来,学会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大赛,并希望大赛越办越好。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孙玉编审在致辞中回顾了大赛六年历程的坚实足迹和丰硕成果。他强调,包容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修课,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对外宣传效果的增进从学理上讲本质是跨文化能力的运用。此外,他还介绍了外教社跨文化能力测试中心以及未来包括大赛、出版、测试、培训等多模块的跨文化工程的发展规划。
全国赛评委会主席、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张红玲教授代表评委会作大赛点评。她表示,此次大赛案例内容涉及广泛,选手们视野宽阔,对国际国内跨文化问题和现象的把握和理解深刻到位。她希望选手能够通过关注、分析、解决现实世界和国际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成为国际传播、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践行者。
本次大赛全国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指导教师获相应等级指导教师奖,同时设团队奖包括最佳案例奖、最佳合作奖,单项个人奖包括最佳思辨奖、中国故事奖、最佳人气奖。国际学生团队特设友谊之桥奖和未来中国通奖。最终,由杨康绮、冯嘉旭、徐予唯组成的复旦大学团队夺得大赛特等奖。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学生代表队获未来中国通奖。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以及外教社的教育价值追求。他提出“说”是交际的能力,事关人生、事关生命、事关和平。促进跨文化交际、交流是时代的要求,他希望学生们在日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都能够学会为促进这个世界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