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冬至祭扫如何避堵 请看这份上海道路交通出行指南

上海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交通]冬至祭扫如何避堵?请看这份道路交通出行指南!

冬至祭扫高峰即将来临,市交通委指挥中心发布高速公路及快速路出行攻略。预计冬至当日高速公路车流为155万辆次,快速路车流为217万辆次,高速及地面道路省界道口总流量为68万辆次。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出行路线和时间,错峰出行。详↓

2021年冬至日为12月21日(星期二),常态工作日,不调休。上海冬至祭扫实行“延长周期、错峰引导及高峰预约”等措施,将祭扫周期由往年的10天左右扩展至20天,引导市民自12月初起提前祭扫、错峰出行。

根据民政部门的预测,祭扫高峰预计出现在12月18、19、20、21日4天,达126.69万人次、22.06万辆车次,落葬1.76万穴,其中12月21日正冬至日人、车流量分别达56.91万、9.77万,落葬9600穴。

祭扫总人数

(万人次)

194.6

祭扫车数

(万车次)

34.4

祭扫高峰人数

(万人次)

126.7

祭扫高峰车数

(万车次)

22.1

流量 · 预测

01

高速公路

节前周末——从12月初起双休日祭扫车流规模持续走高,尤其是通往主要墓区道口流量上升明显,较普通周末流量上升2-4成,扫墓出行特征愈加明显。

正冬至日——祭扫车流与常态工作日车流相互叠加,届时G2京沪、G40沪陕、G50沪渝、G60沪昆等射线高速公路的入城方向、墓区周边道口及衔接道路流量将显著增长,祭扫高峰时段排队车辆积压将影响局部高速主线通行。

02

省界道口

预计2021年正冬至日本市高速及地面道路省界道口总流量将达68万辆次,高速公路分担省界道口约66%流量,江苏方向流量将占七成以上。

03

墓园道口

正冬至日市域扫墓出行主要集中于嘉定、奉贤、青浦、宝山、浦东新区等5个区域,通往主要墓区的各收费道口流量显著增长,如G50青浦城区、朱枫公路、G1503嘉松北路和瓦洪公路、G2嘉松公路、G15宝安公路等高速公路匝道及相关地面道路出现方向性车辆积压排队,进一步影响高速主线通行。

正冬至日(12月21日)早晨6点-10点为墓区方向出行高峰,届时射线高速公路出城段如G2京沪、G15沈海、G40沪陕、G50沪渝、G60沪昆、S4沪金高速等出城方向将出现缓行甚至拥堵。早晨8点至下午14点为由墓区返程的车流高峰,届时射线高速公路入城段如G2京沪、G15沈海、G40沪陕、G50沪渝、G60沪昆、S4沪金高速等进城方向将出现时段性拥堵。

04

快速路

预计正冬至日早上从6:00开始路网流量将持续放大,至8点迎来出行高峰,出城方向高峰时段拥堵区段主要集中于中环线的逸仙路立交至武宁路立交,延安高架北侧延西立交至虹渝高架,南北高架东侧共和新路立交至联谊路等路段。上午10:00至下午14:00间将以返程车流为主,车流主要集中于中环西段和北段、延安高架入城方向等区段。

出行提示

预约祭扫:

自12月10日8时起,各公墓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启高峰日预约服务,提供每天6个时段(7:00-16:00、每时段1.5小时)预约祭扫名额。对落葬实行线下或电话预约,由各公墓按照正常业务流程与客户确定,根据各公墓实际服务能力每天约满为止。

便民服务:

一、建立完善网络祭扫平台,免费为市民提供远程祭扫服务;

二、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代客祭扫服务;

三、有条件的公墓继续举办集体纪念活动;

四、优化为老便民服务,完善电话预约、绿色通道等线下服务措施,解决老年群体不会使用智能设备预约祭扫等问题;

五、有条件的殡葬服务单位继续提供轨交短驳服务,并参照公交车要求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

建议公众节日期间出门前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并配合相关场所工作人员落实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防疫检测。

出行计划:

建议公众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出行路线和时间,错峰出行。无论出行前还是出行途中,可以通过“乐行上海”上海交通指挥中心微博或路况动态情报板获取最新路况,合理规划出行线路和时段。

  自驾须知:

自驾出行前,保持车况良好,谨慎驾驶,如遇高速拥堵请保持良好心态,可以选择绕行或就近出口驶离高速,选择国道或普通公路继续行程。

天气情况:

关注天气预报,若前往的地区途经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的区域,务必听从指引,注意行车安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