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闵行试点临时区域智慧停车 车位周转使用率提高至少3倍

话匣子FM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记者近日了解到,闵行区吴泾镇正在试点“街面临时区域智慧停车”方案,以“数字计时计费”取代“人工传统计算”,以往因路面临时停车该付多少钱与车位管理人员产生而产生的争执不再发生,车位的周转使用率也提高了至少3倍。请听报道。

[这片永德路嘛,夜宵经济也比较发达,道路停车需求比较大的,那么以前人工停车的话,基本到夜间,停车位的周转率就不是特别高。现在变成智能停车位之后,就是24小时了,没有人看管的情况下,停车秩序也比较好。]

“临时区域智慧停车”试点位置,就在吴泾镇的商业中心——永德路步行街不远处,从景东路一直到宝秀路段,共计45个车位。镇城建中心副主任宋琰介绍,竖立在街边的12个高位视频全天候工作,实现了道路停车数据的实时接入。

[车辆停放之后,通过这些智能摄像头,它会自动识别车牌号,直接上传到上海市交通中心,就开始计时,一般性一个摄像头可以看管这边4个车位。当他离场的时候,同样是通过这个智能摄像头,计算停车时间。]

离场时,车主可以选择现场扫码付费,也可以等回到家后线上缴费。市民张先生常常开车带家人来步行街逛吃逛吃,他说:

[以前说实话,我要走的时候人都找不着,只能在这边等着,欠费肯定会对自己有影响的。现在坐在车里,扫完(支付)之后我就可以走了呀,很方便,哪怕我有急事,我先走就是了。]

作为车位管理方,上海陆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旭林直言,试点之后,收费变得更加透明,以往与车主的纠纷也减少了:

[像以前管的时候,每个月人工投诉都有个那么2、3起,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没有投诉,这个缴费的金额也非常透明,费用也是直接通过上海停车app直接进市财政的,也不会说落入什么个人的口袋,杜绝了一些这样的现象。]

投诉量大幅下降的同时,车位周转率则提高了至少3倍。那些曾令管理方很是头疼的僵尸车问题及专挑半夜离场逃停车费的情况,如今引刃而解。黄旭林说,这些试点所带来的转变,最初要归功于区政协委员黄莹的一份提案,名为《关于在闵行区试点“智慧城市数字化下人文关怀—临时停车区域”的建议》,得到了区交通部门的积极回应。

[大家去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用了大量的办法,一点点试过来,现在这个办法应该是最完善最成熟的,也是老百姓反映效果最好的。让道路停车位的这个开放式停车场的管理更加简便,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一些。]

目前,该路段的试点工作还在继续,日后也将有望在更多有需求且条件成熟的路段进行复制和推广。

以上由记者周依宁报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