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上海到2025年将对标打造国内一流 国际领先的数字化标杆城市

话匣子FM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昨天(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并公布《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对标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数字化标杆城市,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为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奠定坚实基础。请听报道:

“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推动城市整体迈入数字时代,全面构筑未来城市新形态、战略新优势的关键阶段。《规划》重点围绕经济领域、生活领域、治理领域以及底座支撑四个方面制定了16项具体指标。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介绍: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以上,建设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以上;打造生活数字化转型标杆场景10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示范医院50个;“一网通办”平台实际办件网办比例达到80%以上,“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标杆场景数量分别达到50个和35个;建成物联感知终端数超过1亿个,开放公共数据规模超过15亿条。 ]

这些抽象数字指标的最终实现,将成为落在每一个市民身上的一个个最具体的获得感。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以“一个水表”被数字化赋能后所实现的全新价值为例说。

[一个家庭的水表超过12个小时没有运转,我们不是说这个水表坏了,可能是这个独居老人的健康安全会出现问题,这就是数据能够说话。生活领域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集成创新,我们还将推出比如健康新服务将推动智能院内导航、智能健康随访、智能分诊等应用,成长新空间将构建数字孪生校园、虚拟走班、个性作业、沉浸式家校互动等场景,出行新方式将实现停车预约“一张图”、公交出行“一块屏”、三码整合“一秒过”等“六个一”。]

企业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主体、应用主体、受益主体,在上海主动拥抱经济数字化转型浪潮的过程中,在沪央企、地方国企、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结合自身所在行业特色,逐步形成了以知识化、质量型和数字孪生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比如,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项目,将支持方向从“基础设施上云”扩大到“应用上云”。下一步我们着力推动场景开放,着力加强供需对接,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计划,建立数字化的转型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清单,鼓励行业协会、公共服务平台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共创共建。]

车同轨、书同文。《规划》对进一步完善数字时代的法规、制度、标准和政策体系也做出了具体部署。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介绍:

[上海成立了首个数据委员会,初步构建了涵盖采集、归集、治理、应用、安全、运营相关环节的标准化体系,对云、网、数、用、维开展多维度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管,筑牢制度、技术、管理三道防火墙。]

以上由记者汤丽薇报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