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三年行动方案 进一步推动各类公共资源实现一网交易

话匣子FM
关注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领域,事关企业发展、民生保障。《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0月1号起施行,进一步推动各类公共资源实现“一网交易”。本台记者从昨天(17)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目前上海已发布了三年行动方案,目标到2023年基本建成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一张网”,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名片。请听报道。
公共资源交易,是指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各类要素资源进行市场化配置的活动。去年底揭牌的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目前主要承担了本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总门户和综合交易、综合服务、综合监管的功能,另有11个分平台各自承担专门品类交易功能,包括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碳排放交易等。中心工作人员胡玮举例说,有了这一平台,原本至少需要5个工作日开局的纸质保函,线上办理可以实现秒开:
[你在网上申请,申请好之后,大数据系统它会看这个企业的信用各方面,担保公司基本可以实现秒开的过程。你购买标书再也不需要到现场来购买,直接有一个制作投标文件的电子软件,直接在里面做好,网上上传就可以了。]
在“一网交易”改革启动之前,本市公共资源交易主要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设立各专业领域的交易平台,交易平台没有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平台之间信息不共享,同类项目交易规则也不统一。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忠伟说,进一步推动这项改革,有利于提升公共资源交易配置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
[看起来它更多的是和企业相关,比如说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这里面是很具体的,比如说房屋建筑、市政、交通、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招投标工作做得好,选中专业品质的提供商,他做出来的东西是市民百姓能够直接体验到的。]
2020年,上海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规模已达9096亿元,同比增长17.9%,交易规模在直辖市中排名第一。今年1~8月,“一网交易”规模已达6508亿元,同比增长20.5%。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总裁赵红光表示,接下来将推动“一网交易”向全要素、多领域资源配置与流转平台升级。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则进原则,将更多的公共资源纳入“一网交易”,提升平台的资源集聚能力和交易活跃度。
[将数据交易等新型的交易也纳入,加紧落实。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制度标准规范统一、交易信息互联共享、专家资源共享共管、远程异地评标、数字证书跨省互认等方面,推动三省一市的合作。]
作为推进这一改革具体的项目化载体,接下来上海还将推进12项专项行动。张忠伟介绍: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专项行动,就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勘察设计等工程服务类,以及交通、水利、电力、绿化等工程类别的招标投标,实现全流程的网上办理。在政府采购领域,要制定本市的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的运行管理办法,提供便捷化的采购渠道。在数据交易专项行动里面,也专门提到,要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体系,设立上海数据交易所,并在浦东实质性运营,这些工作都在做研究和推进。]
以上由记者孙萍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