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新城将建设成为沪杭廊道上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话匣子FM
关注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上海市新城规划建设导则》,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的松江新城将建设成为沪杭廊道上“最现代、最生态、 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预计2035年将有110万居民。对照这一目标,松江展开了新一轮新城规划建设。请听报道:
(聚焦松江枢纽地区、松江老城风貌区、松江新城产城融合发展、松江枢纽物流港4大板块,松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吸引了15家国内外一流团队参与。松江区规划资源局正高级工程师黄婧说,板块划分对应的正是“十四五”期间,松江新城“一廊一轴两核”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廊’就是G60科创走廊,‘一轴’就是我们南北向的城乡发展轴,‘两核’就是南部的松江枢纽核心功能区以及我们北侧的双城融合核心功能区。按照空间布局,我们就聚焦4大板块。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团队聚集到松江来,这个是非常振奋的,是肩负了很多历史使命的。]
其中,位于松江新城南部的松江枢纽示范样板区被寄予厚望。建成后,拥有9个站台,23条线路的松江枢纽将有效疏解虹桥枢纽压力,成为面向长三角的上海城市级枢纽。松江区规划资源局规划科负责人翟伟琴介绍,根据规划,松江枢纽地区的高层建筑簇群将形成曲线分明的城市轮廓,与佘山遥相呼应。天际线的下方,每栋建筑都是功能多元、开放融合,形成名副其实的“城市客厅”。
[松江枢纽2024年就要通车的沪苏湖高铁,和我们已建的沪杭高铁之间的区域,总的面积是2.47平方公里。我们整个松江的至高点就是位于松江枢纽东北方,300米,它与松江枢纽核心区华阳湖是相辅相成,整个城市是立体多维的。]
重塑城市天际线,目的正是为了提升松江新城的显示度。翟伟琴说,这些各美其美的区域,将通过松江枢纽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包括有形的交通,也包括无形的,G60科创走廊、我们文化的链接,各个板块链接起来。]
新城新格局,现有的历史资源也在规划中得到精心梳理。以广富林文化遗址及仓城、府城、华阳桥3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为载体,松江府历史人文盛景将得到全景式展现。
以历史脉络为基础,利用交通联系、功能融合、公共设施植入、环境营造等设计手段,“山水间、上海根、科创廊”的城市意象正被细化为一张张建设图纸,一个个项目落地。松江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陆上达说:
[我们有定期的情况反馈,有现场的调研,碰到疑难杂症的,新城办搭建协调的平台,请职能部门推进、会商、破解。把新城的规划通过我们这个机制,一个个项目落地建成,把松江新城打造得更好,我们有这个信心。]
以上由记者代灵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