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布未来五年一江一河规划 首提推进越江缆车方案

劳动报
关注原标题:上海公布未来五年“一江一河”发展规划 首次提出推进越江缆车方案研究
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黄浦江和苏州河对上海有着非凡的意义。未来,这“一江一河”会有怎样的变化?
昨天,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公布,而在这份规划中,首次公布了“徐汇滨江-世博文化公园”等区间越江缆车的方案进展。
新增滨水贯通岸线约20公里
根据规划,至“十四五”期末,黄浦江沿岸地区将基本建成体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展示区,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和具有区域辐射效应的滨水生态走廊。
“十四五”期间,黄浦江沿岸将实现新增滨水贯通岸线约20公里,新建滨水大型绿地及公共空间约400公顷,沿岸建成示范型“美丽街区”,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质休闲空间。
其中,重点推进吴淞滨江示范段约5公里岸线,高桥港南片区、沪东船厂、中海三林船厂等区域约7.3公里岸线,徐浦大桥以南区域3公里岸线,杨浦滨江中北段约6公里岸线,浦江、紫竹、江川滨江约5公里岸线等滨江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
同时,加快推进大型绿地公园建设,改造提升现有公共空间及滨江岸线,打造集自然生态、亲水互动、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活力节点。重点推进世博文化公园、三林楔形绿地、滨江森林公园二期、杨浦大桥绿地、董家渡景观花桥、兰香湖等大型生态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
推进公共空间网络向腹地延伸。推进滨江公共空间沿景观道路和河道向腹地拓展,形成系统、完整、丰富的公共空间和生态体系,带动沿岸区域城市更新和功能重塑。建设垂江慢行通道,优化滨江空间慢行路网与腹地路网的联系。完成杨树浦路、江浦路、黄浦路、公平路等道路改造,加快推进杨树浦港、虹口港、川杨河等支流河道滨水步道和绿地建设。
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此外,未来五年,浦江岸线将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新地标。聚焦外滩-陆家嘴-北外滩区域,打造浦江两岸中央活动区新地标。
串联滨江沿岸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打造若干有特色、差异化的风貌展示区,打响新时代海派文化品牌。在外滩、北外滩、杨浦滨江、浦西世博、徐汇滨江等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分布集中的核心区段加强多样功能植入。
推动文化元素为滨江空间赋能,打造历史遗存更新地标。重点推进永安栈房、原国棉九厂仓库等历史建筑改造与活化利用。民生码头充分挖掘和展示上海工业文明史,构建多元体验功能的城市综合体。上海船厂区域打造具有复合功能的地标节点。推进上粮六库改造利用,打造体验式生活性美学街区。积极推动浦西世博区域历史建筑改造利用。
串联滨江各类工业遗存、里弄住宅等历史文化资源,拓展滨江文旅线路,打造世界级精品文旅项目。重点推进外滩-陆家嘴-北外滩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围绕吴淞口、复兴岛-共青森林公园、杨浦滨江、民生滨江文化城-船厂、北外滩、外滩-南外滩、陆家嘴、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吴泾镇-浦江镇等板块,打造主题会客空间。
推动上海国际马拉松、上海杯帆船赛、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系列活动落户滨江沿岸。重点打造前滩、徐浦大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大型体育主题公园,因地制宜嵌入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小型场地。推进浦东久事国际马术中心建设,迁建徐汇滨江划船俱乐部。
越江缆车方案正在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在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推进徐汇滨江-世博文化公园等区间越江缆车方案研究。
虽然目前上海从浦西到浦东的交通方式多样,但尚无一条越江跨越的缆车。因此,该缆车一旦现身,相信将成为毫无疑问的“网红”。
此外,本市还将完善滨江地区轨交线路站点和公交车站、越江隧道出入口等规划控制,规划建设轨道交通19号线北延伸、20号线东延伸等线路,加快推进江浦路、龙水南路、银都路等越江隧道建设,改造提升杨树浦路、龙吴路等滨江骨干道路。
拓展黄浦江水上旅游功能,形成多点停靠水上巴士、环形观光游船、特色游艇等水上旅游方式,打造黄浦江精品文化主题游线。
苏州河新增公共绿地80公顷
“十四五”期间,苏州河沿岸持续推进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全面贯通开放,新建滨水绿地及公共空间约80公顷,打造区域亮点,形成公共空间新格局。
重点通过北京东路沿线为代表的城市更新,虹口苏州河以北的商业商贸业态调整,苏河湾、长风、华东政法大学及中山公园等地区的公共空间改造,进一步提升空间品质和商业商务发展能级,重塑苏州河沿岸的功能、风貌和空间,开启苏州河发展新阶段。
加快推进长寿路桥(静安段)、乌镇路桥(黄浦段)桥下空间品质提升,多策并举推进沿岸住宅小区的滨水空间品质提升及开放工作,到2021年底实现中心城段全面贯通开放。
推进浙北绿地、长安路节点绿地、岸线公园、“一纺机”公共绿地、“南四块”公共绿地等大型绿地空间的建设实施。推进临空2号公园和滑板公园提升改造,实现全时段开放共享。
加强生态景观及公共空间建设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打造滨河宜居生活示范区。重点推进东斯文里、苏河湾地区、“一纺机”区域、M50园区-宜昌路特色街区、北京东路沿线等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重点开展苏州河“城市文化生活休闲带”工程,推进长风都市运动中心、中环桥下体育公园建设,打造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定期举办龙舟邀请赛,拓展水上及陆域体育赛事。
依托苏州河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新建改造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提升文化能级,打造创新活力文化氛围。完成上海少儿图书馆新馆建设,推进上海海派文化中心在邮政大楼落地运营,改造提升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造币博物馆、邮政博物馆等展览场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