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上海计划实施110个交通拥堵点改善 化解道路拥堵难题

话匣子FM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为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度,市交通部门联合公安交警,通过调查、结合大数据分析梳理道路交通主要拥堵点,分析交通流和机动车通行需求,提出缓解拥堵改造方案,持续加大项目的推进力度,努力化解道路拥堵难题。今年,本市计划实施110个交通拥堵点改善项目,目前已完成60个。请听报道:

早高峰时段,宝山区沪太路潘广路路口西进口处一改往日机动车大排长龙的景象,大部分车辆基本可以在一个红绿灯间隔内通过。宝山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设施管理科科长贺云峰介绍,之前该点位直行车“拖尾巴”现象明显,在右转车道设置为可变车道后,工作日早7点至9点变为直行右转车道,拥堵得到有效缓解。

[潘广路沪太路西进口原来是三根车道,仅有一根直行的车道,东段的友谊西路沪太路以东段通车之后,流量大增,交通拥堵经常性发生,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可变之后,潘广路由西往东的车辆畅通了很多。]

漕河泾开发区聚集企业众多,道路资源紧张。交通部门研判后发现,该地区单行道较多,不少车辆需绕行较长距离才能抵达公司。为此,相关部门将桂平路和桂箐路改造为可变车道,高峰时段双向通行,其他时段恢复成单行道。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设施运行科副科长朱微微说:

[原来桂平、桂箐这一对单行道设置了以后,就是车辆如果是从中环下来,要通过漕宝路,桂箐路绕行到漕河泾开发区,就这个绕行的距离比较长,那么增加了我在漕宝路啊重要的节点一些拥堵。现在我设置好了以后,车辆可以尽快的从桂平、桂箐快速的分流,进入漕河泾开发区的企业。]

此次道路交通缓拥堵项目主要包括道路渠化改造、设置港湾式车站等工程性措施,以及通过调整车道、设置潮汐车道或者可变车道等措施来调整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钱钟达介绍,这些项目覆盖中心城区及五个新城等存在拥堵问题的区域。

[最近几年缓拥堵项目每年基本上都实施100多项,从实施后评估效果来看,不同程度的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其中路段与交叉口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平均提高了6%,交叉口排队长度平均减少了10%。]

钱钟达说,下阶段将由点及面,利用大数据分析,从堵点缓解到区域疏通。

[可能我们以后也要考虑利用大数据分析、判研一些区域性拥堵出现的这个应对措施,使得我们市民出行的这个舒适度和便利性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

以上由记者王迪杰报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