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铁路静音车厢推行首日 记者跟车发现仍有旅客坐着打电话

摘要: 铁路“静音车厢”推行首日,旅客是否能够自觉遵守“静音”约定呢?

原标题:“静音车厢”推行首日,效果如何?记者跟车发现,仍有旅客坐着打电话

旅客呼吁已久的高铁“静音车厢”终于来了。从12月24日起,上海共有6趟京沪高铁设置了此类车厢。推行首日,旅客是否能自觉遵守“静音”约定呢?记者就走进了一趟列车车厢,实地进行了解。

“静音车厢”设置专门标识

8点30分,记者就跟随旅客一起进入了即将驶往北京的G2列车。乘务人员也在进行着相关的设备检查。

记者发现,虽然3号“静音车厢”的两侧玻璃门并没有开启自动关闭的状态,但每一处都增派了乘务人员在此值守。而在玻璃门上,也都用白底黑字的标识清楚地标上了“静音车厢”的提醒。

根据约定,在“静音车厢”内旅客必须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要佩戴耳机或者关闭音乐外放功能;将手机调至静音或者震动状态,如需打电话或互相交谈,必须离开“静音车厢”;携儿童出行的旅客须照看好孩子,避免喧哗。

铁路部门表示,静音车厢正式实施后,乘务员也会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服务措施。例如,设置静音标识和静音提示卡。此外,会关闭列车上的娱乐设施系统的音量,只保留有必要的广播,并且调低广播音量,满足旅客正常的乘车需求。

耳机、震动档成旅客“标配”

记者在车厢内看间,这里的座位几乎已经全满了,其中既有带着电脑的商务客,也有普通的旅客,但几乎每位旅客都配备了耳机。

孙先生在前一天购票时意外得知自己乘坐的这趟列车配有“静音车厢”,报着“尝鲜”的心态选择了3号车厢座位。

在稳稳坐进车厢后,孙先生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将其设置成了“震动”模式。

随着高铁飞速前行,旅客们也开始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状态,但几乎都围绕着“保持安静”这个核心。

有旅客就戴着耳机闭着眼睛休息,也有旅客打开电脑在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但设备全部都调成了无声模式。

车还没开,已有旅客打起了电话

不过,也有旅客率先打破了“静音”模式。记者发现,在车还没有驶离站台,就已经有旅客接通了视频电话。

“不好意思,我现在外面出差,具体业务等我回来以后和您联系。”一名坐在“静音车厢”靠窗位置的女士用手挡着手机通话处,轻声通着话。

记者观察了一会儿,整个通话时间超过了2分钟。不过由于其通话声音并没有很响,所以并未有人员前来劝阻。而且大家基本都各自佩戴着耳机,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音”作用。

在此后的行驶过程中,这位女士又不止一次地在车厢内接通了电话。乘务员在巡查中发现了这一情况,便拿出了静音提示卡予以提醒。

记者发现,女子在收到提醒劝阻后,对电话另一端表示“我在静音车厢,回头再说”,随后便快递挂断了电话。

小食餐车进车厢服务仍将保留

记者发现,除了旅客轻手轻脚以外,车上的乘务员出现在这节车厢时,也会采取“特殊”模式。

铁路上海客运段蔡婧菲告诉记者,“在列车的运行中,我们将全程为旅客提供无干扰服务。”

记者了解到,若乘务员等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这节车厢时,也会遵循“静、轻、快”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车厢内依然会提供小食餐车服务,但乘务员只有在收到旅客提出的购买意愿后才会开口,“即便需要完成支付等服务,我们的声音也会进行调整,尽量降低分贝,减少对周边其他旅客的影响。”蔡婧菲说。

记者发现,在跟车的1个小时内,旅客们基本都能保持安静状态,相比以前随心所欲的讲话,如今的“静音车厢”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起到了“消音”作用。

旅客担忧违反“静音约定”后草草了事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静音车厢”,旅客们大多都予以了“支持”。商务人士徐先生经常需要乘坐高铁出差,在日常的出行中,其时不时地也会受到车厢“噪音”的影响。而有些时候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指出。

“有一次,有两位旅客直接用外放的功放音响看起了电影,我就坐在走廊隔壁的座位,实在是吃不消了。”徐先生坦言,“平时遇到商务客打电话,或者视频会议自己基本也就忍一忍,毕竟是为了工作,大家都能相互理解。可娱乐项目还怎么肆无忌惮地发出高分贝的声响,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无奈之下,他起身找到了乘务员,最后在乘务员的提醒下,对方才不太情愿地关掉了音响。

所以,在旅客们看来,如果自己能够主动选择“静音车厢”,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被噪音干扰的几率。“车票的价格是一样的,为何不尝试一下呢。”徐先生的一番话颇具有代表性。

不过,也有旅客表示出了担忧和疑问,所谓的“静音”约定是否具有强制性或者法律效应?如果购票者自行选择了这节车厢,但在乘车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遵守静音约定,乘务员或者相关部门是否会对其给予一定处罚呢?

旅客屏小姐就直言,希望在“静音车厢”内能够配备专职的乘警,一旦出现违反“静音”约定的情况,可以通过警务人员出面进行教育,“至少能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而不是草草了事。”

对此,铁路部门标识,如果有旅客在“静音车厢”内发生接打电话等违反规定的行为,乘务员会及时制止,并劝导其至车厢连接处接打电话。

同时,铁路部门也不建议携婴幼儿乘车的旅客选购“静音车厢”。

“静音车厢”推行首日一票难求

据铁路部门介绍,首批试点设置“静音车厢”的线路主要集中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上。而且,目前仅设置在二等座的3号车厢。据悉,如此设置是考虑到二等座车厢是绝大部分人出行的首选,覆盖面比较广。

商务座等车厢一般则都是商务人士出行的首选,这类乘客在通讯上有着更高频的需求,不太适合进入“静音车厢”。这就意味着其遵守“静音”约定存在较大难度。

在“静音车厢”试行首日,记者发现,静音座位几乎一票难求。程先生当天正好要去北京出差,前一天傍晚时分其就有意购买静音车厢的车票,当他选择了G4列车后却发现,“静音车厢”的车票已经全部售罄了。

记者打开12306购票软件时看到,在设置“静音车厢”的列车上,列车运行时间的下方有一个小小的“静”字,表明列车上有静音车厢。记者查询了当天首推“静音车厢”的6趟列车后发现,尽管二等座显示有余票,但在选择“静音车厢”的车票时,却几乎都被告知,已经余额不足。

据悉,高铁二等座一般一节车厢的座位数为90个,一旦售完旅客就只能购买其他车厢的车票了。铁路部门表示,即日起,购买京沪高铁、成渝高铁指定车次的车票时,旅客就可以根据系统的提示自愿选择“静音车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