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上海制定新条例治理马路上横冲直撞的快递与外卖非机动车

话匣子FM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上海制定新条例,治理马路上横冲直撞的快递、外卖非机动车

马路上的快递、外卖小哥因抢送单、赶时间,常常驾驶非机动车横冲直撞,险象环生。尽管上海交警部门一直坚持综合治理,但部分管理措施因缺乏一定的法律支撑,事倍功半。为改变现状,最近,上海人大正在就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也是在网约配送新业态兴起后,有望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部有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请听上海电台记者刘婷发来的报道。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天钥桥路南丹东路口,送餐高峰,不少外卖小哥快速鸣笛驶过。一名小哥因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被拦下,一脸不满意地催促民警赶紧开罚单: “赶紧开罚单行不?……”

小哥说,中午手上单子多,一旦超时平台就要罚款,不赶时间不可能:“每个人现在基本都在8单、9单左右。我这边真的很急,(超时)肯定都得有罚款嘛!罚款再加上派单率等等等等,都会很影响的。”

面对影响收入和交通违法,甚至是发生交通事故,绝大多数骑手把交通安全抛之脑后。市交警总队最近一次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骑手的月均违法超过4500起。徐汇交警支队二大队民警李航伟坦言,靠民警现场执法,覆盖面毕竟有限:“我们民警在场可能好一点,民警不在场他们就不太自觉。”

上海从2018年底开始试行快递、外卖专用号牌。此次新条例中明确,“对用于快递、外卖的电动自行车应当核发专用号牌”。所谓专用号牌,是指在号牌中植入了一种叫做RFID的无线射频技术,配合道路上的专用“电子警察”,可以实现对快递、外卖车辆闯红灯、逆向行驶、不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抓拍。李航伟说,当所有快递、外卖车辆都纳入这一监管体系,面上的执法力度将大大加强: 李航伟:“非现场性执法和现场执法结合起来,使其覆盖面更广、威慑力更强。”

当然,执法只是一个方面。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陈越峰看来,执法是“堵”,要想“疏”,关键还是在企业、在平台,要找到骑手交通违法发生的根源所在,才能治标又治本: 陈越峰:“一切的症结在于,平台、企业追求单位时间内的人均配送客单量最大化。”

这次新修订的条例,就是给管理部门提供了治本的法律依据。条例中明确,企业、平台应当根据交通状况,合理确定配送时间、路线等标准,避免引发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相关配送信息和路线还要接入市级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制定了相应的罚则,明确了对企业或平台未履行交通安全管理义务的,可处从1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罚款,严重的甚至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陈越峰表示:“需要对平台算法确定的特定路线的配送时间的标准,加以适当的规制,要以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前提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合理的标准。城市的治理,包括交通的治理,不只是单向的管理,而是让有关的参与各方,都能够进来来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地进行合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