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记者探访周浦医院:门急诊如常开放 医护近30小时没合眼

摘要: 自11月20日浦东新区报告新冠确诊病例以来,位于中风险小区旁的周浦医院就一直广为关注,网上甚至一度传言“周浦医院被封闭”。11月25日,劳动报记者探访这家处于“风暴眼”的医院,实地见证了这里的医疗秩序井然如常。

原标题:周浦医院被“封闭管理”了?记者探访:门急诊如常开放,医护近30个小时没合眼

劳动报记者 王嘉露           

本报讯  自11月20日浦东新区报告新冠确诊病例以来,位于中风险小区旁的周浦医院就一直广为关注,网上甚至一度传言“周浦医院被封闭”。11月25日,劳动报记者探访这家处于“风暴眼”的医院,实地见证了这里的医疗秩序井然如常。

“已经5天了,我们真的每天都很忙很忙……”在周浦医院发热门诊,顶着黑眼圈的医护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天他们的经历。

被误会“封闭管理”其实一切如常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周浦医院门诊大厅,看到医疗秩序井然如常,前来就医的市民相比过去少了一些。

周浦医院往常病人量相当大,在就诊高峰期各个窗口都需排队。昨日,记者尝试走了一遍医院就医流程后发现,病人量有所减少,看病体验更好了,挂号、候诊、检查、取药等每个环节都显得更笃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浦东地区出现了散发病例,医院特别加强了防疫举措,病人进入医院内,不仅需要测温、登记信息和出示随申码,而且还有医护人员不间断巡查,检查和提醒病人正确佩戴口罩。

与此同时,医院在门急诊都特别加强了流调力量,随时更新、动态调整中高风险的流行病学史,对门急诊预检、儿科预检等重点部位,医护人员全部佩戴KN95或N95口罩加强防护。

发热门诊实行“六不出门”闭环管理

作为周浦医院发热门诊的负责人,从急诊紧急抽调过去支援的许东伟主任,这几天忙得两眼充满红血丝。

自明天华城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里面居民的所有大病、小病都由周浦医院的发热门诊来承担。

“包括产检、犬咬伤、慢性病、血透等等,都由我们发热门诊来负责,其实我们就是相当于一个微型医院了。”许东伟介绍,发热门诊实行“六不出门”原则,挂号、检验、输液、收费、药房、治疗全部内部闭环管理,其中若是涉及专科疾病,再由发热门诊通知各专科二线医师,按照二级防护在发热诊室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在他们解除隔离前,所有疾病患者都会送到我院发热门诊,工作量可想而知。”

就在许东伟和记者说话时,一辆120急救车停在了发热门诊前的车道上。原来是一名居住在明天华城小区的孕妇前来做产前检查。

只见周浦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吴娣早已身着全套防护服等候,拿着胎心监护仪等仪器跨上了救护车,开始为这名孕妇做检查。“有没有不舒服?有感到升温心慌吗,有不舒服的话要跟我说。”检测期间,吴娣一边观察机器上的监测数据,一边关心询问孕妇的身体状况,二十分钟过后,检查完毕,孕妇与宝宝都相当健康。

不一会儿,救护车就开走了,整个过程中,孕妇和其丈夫始终都在车上,没有下车。“因为明天华城小区是中风险管控地区,所以居委会、急救中心和我们三方合作,由救护车专车送到发热门诊,就诊结束,再由救护车送回小区,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许东伟介绍。

90后护理团队担负重任

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这个发热门诊所有医护人员在这些天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快节奏运转中。

“我们这里一共有9名医生,27名护士,基本所有人从20日开始就没休息过,一直在不停地工作,我们的护士长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住在医院里。”许东伟告诉记者。

从明天华城列为中风险小区的第一天起,发热门诊护士长张燕已经连续工作了近30个小时没合眼,直到昨天她才终于回了趟家。

“我们一般下班都要深夜了,然后收拾收拾科室里负责的区域,填写报表,零点才能休息,第二天早上7点就要到岗做准备。”张燕表示,目前发热门诊已接待24名120送诊人员,180多名中风险管控人员。“我们在接到电话指示后,需要先对他们进行预检分诊,然后再请相关专科前来会诊。”

“我特别想表扬我们的这支护理团队,她们真的特别棒!”在张燕看来,虽然团队里都是90后,但是她们真的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主动提出加班,要求张燕回家休息。“这真的让我十分感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