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河滨大楼将启动保护性修缮 曾频频亮相热播电视剧

话匣子FM
关注在《蜗居》《我的前半生》等热播剧里频频亮相的河滨大楼,其实已有80多年的历史。记者从虹口区房管局获悉,这幢有着“远东第一公寓”之称的优秀历史建筑近日将启动保护性修缮,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将再度点亮苏州河畔的这道“城市天际线”。请听本台记者顾隽洁发来的报道:
河滨大楼是上海最早的苏州河水景住宅,也是同时期上海面积最大的公寓类建筑,占地7000平方米,几乎横跨了北苏州路从河南北路到江西北路之间的整个街区。地段虽好,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却有着他们的烦恼。范先生说,自己在这楼里住了五十几年,眼见着房子慢慢变老,墙面斑驳了,各种管线也常常会出问题。
[这个电梯很慢。阿拉一幢大楼有六部电梯,楼面通的,下面有32号,上面因为是加层的,有90几个号码。老房子毕竟这么多时间了,合用的挺多的,一扇门进去两家人。]
记者在河滨大楼里看到,大堂还保留着当年的设计,黄黑相间的大理石地面上E、B两个字母是大楼英文名称的缩写,通往电梯的台阶边缘有些磨损。往上走,到了楼道里,可以看到几户人家合用的卫生间,各种管线也裸露在外。这次虹口区房管局以苏州河滨水岸线贯通提升改造为契机,会同虹房集团,请专业设计单位对河滨大楼制定了保护性修缮方案。虹房集团副总经理顾爱华介绍,修缮将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对建筑外立面、公用厨卫设施、电梯间等各个要素进行全面修复和改造,使大楼重获“新生”。
[方案主要涉及,外立面的修旧如旧,要保持原有的风貌。还有房屋里面的一些管道、管线,要整理好。包括对公用部位的重新整理。]
河滨大楼在建造之初,只有8层楼高,后期又加盖过3层。材质不同,布局也不一样,这些都给修缮带来了难度。虹口区房管局住房保障科副科长杨生俊告诉记者,设计方查阅了大量的影像资料,还专门去档案馆调取图纸,单是设计方案就做了近150页。
[五万多平方米集中在一幢楼里,这样的一个体量,是为数不多的。更何况它还是优秀历史建筑的身份,是绝无仅有的。不单单是找专业团队,对它的历史资料进行考证,还反复听取居民的意见,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解决日常实际问题。]
据预计,河滨大楼的修缮工程将在明年年内完成,届时,建筑外观将恢复原有的现代派风格,并采用泛光照明,使之与苏州河滨水景观融为一体。
以上由记者顾隽洁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