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昆阳路越江大桥28日顺利合龙 预计于今年年内基本建成

话匣子FM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经过七个多月的悬臂施工,昆阳路越江大桥今天顺利合龙,标志着黄浦江上第13座大桥实现全桥贯通!昆阳路越江大桥又称闵浦三桥,工程全长约3.49公里,上层供机动车辆通行,建设规模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千米/小时;下层供人非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可通过两岸垂直电梯到达主桥的下层桥面。建成后,附近居民往来闵行、奉贤,将由原来的约40分钟缩短至约5分钟。

原标题:昆阳路越江大桥28日合龙 预计年内基本建成

经过七个多月的悬臂施工,昆阳路越江大桥28日顺利合龙,标志着黄浦江上第13座大桥实现全桥贯通!昆阳路越江大桥又称闵浦三桥,工程全长约3.49公里,上层供机动车辆通行,建设规模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千米/小时;下层供人非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可通过两岸垂直电梯到达主桥的下层桥面。建成后,附近居民往来闵行、奉贤,将由原来的约40分钟缩短至约5分钟。

大桥主桥桥墩立于黄浦江中,在视觉上将水面“切”成两截。主梁共61个节段,分三个施工阶段进行架设,其中,悬臂吊装施工阶段,采用一边拼装梁段,一边安装斜拉索的方式,使桥面南北对称逐段向两岸延伸,直至与南北两岸跨处分别“牵手”,实现大桥合龙。

由于钢结构对温度的敏感性,大桥合龙段的梁长需根据合龙时温度进行确定。为此,建设者每隔2小时对邻近合龙段的3个已完成梁段的标高、合龙口全断面长度及钢箱内外温度进行全面观测,找出主梁温度的变化规律。

经过72小时的连续观测,并对比该区域近五年气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合龙过程理论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展开分析,建设者推算出合龙当天的主梁姿态。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昆阳路越江工程项目经理吴骏介绍,即使在最后的合龙施工中,仍然要不断调整,实现精确就位。

吴骏:”我们这个梁段是9米的,而我们合龙的龙口只比我们这个梁段多了6公分,进入这个龙口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要调整我们梁的一个姿态,才能确保我们精确就位,包括我们最后的线型能够符合桥型的要求。“

作为上海越江大桥中最年轻的一员,昆阳路越江大桥也创造和刷新着属于自己的纪录。由于现在的建设标准较过去有所提高,昆阳路越江大桥桩基极深,主桥基础采用直径1.5米的大口径钢管桩,在黄浦江越江工程中尚属首次。

每根钢管桩长度达70米,竖起时相当于25层楼的高度,重量达60吨。70根70米长的主墩钢管桩沉桩时总锤击数高达35万次,为大桥“扎根”黄浦江打下坚实基础,创造了上海市内河航道桥梁桩基深度和难度的新纪录。

此外,昆阳路越江大桥引桥部分采用了桥梁预制装配技术进行建造,跨江大桥引桥采用全预制拼装技术在国内尚属首例。大桥各类构件先在工厂内进行预制,运至现场后再行拼装,有效减少了现场支架现浇的工作量,大大缩短了施工作业时间,保障了工程质量。大桥在引桥建设中,使用了高达23.15米的双根双节立柱,创造了目前上海预制拼装立柱的最高纪录。

昆阳路越江大桥还是一座能“走”的大桥,主梁采用了独特的“错层布置”设计,下层供人非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可通过两岸垂直电梯到达主桥的下层桥面。

在大桥主桥贯通后,施工方下一步还将对全桥索力进行调整,并完成桥面及附属设施施工,整座大桥计划于今年年内基本建成。
      建成后的昆阳路越江大桥将连接闵行、奉贤两区,为该区域上下游 11公里范围内市民越江出行打通要道,成为继奉浦大桥、闵浦大桥、闵浦二桥(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段)、虹梅南路隧道后,奉贤地区市民穿越黄浦江进入市区的第五条通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