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上海又一批医疗救援队驰援武汉 队员里有近一半是90后

话匣子FM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上海又一批医疗救援队从上海虹桥出发,搭乘东航MU200航班驰援武汉。这支队伍的成员都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由30名医生、100名护士、6名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涵盖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传染病科、护理等学科,均为科室骨干,队员里有近一半是“90后”,还有很多“80后”。

今天(8)是元宵节。昨晚(7),上海又一批医疗救援队从上海虹桥出发,搭乘东航MU200航班驰援武汉。这支队伍的成员都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由30名医生、100名护士、6名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涵盖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传染病科、护理等学科,均为科室骨干,队员里有近一半是“90后”,还有很多“80后”。这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派出的第4批赴鄂医疗队员,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批。他们在6号晚上8点多接到赴武汉的任务后,短短2个多小时,136人的医疗队就集结完毕,他们和家人短暂分别,为了更多家庭的团圆。请听本台记者车润宇发来的报道: 

你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好吗?(我们一定会平平安安回来的)你进去吧。

中山医院消化科的医生李峰进入安检区后和妻子季蕾挥手告别,忍了2个多小时的季蕾终于克制不住哭了出来,她说虽然自己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充分理解丈夫的决定,自己在所在的第一人民医院也报名了,但是丈夫先出征,送别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

作为家属我肯定是非常不舍的,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我觉得我还是要全力支持他的,因为做的是履行自己的使命。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们回归正常的生活,哪怕我天天堵车上下班很忙我也愿意。

等候安检时,李峰告诉记者,2003年刚工作没多久就经历了非典,那时候在发热隔离病房工作。

我们也有恐惧,我们也有害怕,而且我们也上有老下有小,但是我是一名党员,更重要的是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相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责无旁贷。

另一边,呼吸科沈天悦医生的妻子和他10岁的儿子沈勤军都前来送行。

[因为武汉还有很多病人等着他。爸爸加油,一定要平安回来。

这批驰援武汉的136名医护人员中,近一半是90后,她们剪短了长发,告别家人,奔赴武汉治病救人。26岁的消化内科临床护士徐中慧去年底刚刚结婚,她是瞒着丈夫报名参加医疗队的。

他其实一开始是很不支持我去的,但是我觉得(哭了,擦眼泪)这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挺身而出。等这次疫情结束了,希望大家每一个人都可以见到自己最想见的人。

领队朱畴文副院长介绍,这支医疗队涵盖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传染病科、护理等学科,均为科室骨干,他们都带足了10天的物资。

目标明确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那边重症病人比较多,武汉东院区的重症监护病房可能要扩大,在扩大以后需要医生和护士专业的过去,应该是管理重症的病人。这是我们使命所在,这是医护人员的职责。

客舱:武汉我们来了,中国必胜!

出于对前往武汉进行医疗救援的医疗战士的崇敬,东航机长耿立坡在飞机起飞后,进行了一段特殊的机长广播:

在这个特殊时期,是你们用朴实而圣洁的形象,诠释着职业特有的内涵;是你们为病人带去希望,让生命在你们手中延续。英雄不分职业,致敬每一位以生命逆向而行的医务工作者。

以上由记者车润宇报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