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均分81.4分 优良率近60%

话匣子FM
关注市民政局昨天首次公布了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平均分为81.4分,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近60%。
市民政局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区结合第三方评估报告,持续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此外,民政部门还在牵头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个人政务服务的“跨省通办”。请听本台记者汪宁发来的报道:
上午9点多,周阿姨来到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知青补贴,没有取号去窗口排队,而是先到咨询台打卡。
服务挺好的,老百姓不能很明白的事情他们能耐心地解释。不用排队好长时间排到以后发觉资料少了,下回又要来重新排一次。
这个咨询台有三人同时负责咨询引导预检预审,中心副主任王晓珺说,他们都是当月绩效考核最优秀的员工。
我们应该说是全市首创,居民从取号开始整个办事的过程,我们都会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这个分数是自动统计的,他办理事项的正确度、老百姓对他的评价、办理的效率、办理事件的难易程度,包括今天受理了多少数量,直接出现一个绩效分数,决定了他当月的绩效考核奖和奖金和排名。
这家受理中心的16个窗口全都是综合窗口,远高于市里50%的标准。凭借这一系列特色优势,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这次全市评估中加分不少,与天目西路街道并列收获99.5的高分,位列全市之首。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介绍,此次评估合格率100%,48家中心获得优秀、83家良好、61家中等、28家合格。总体来看,虹口区、青浦区得分领先,杨浦、黄浦、浦东、松江、金山进步明显。
这次评估指标设有“服务规范”“管理规范”“专项评估”3大类45项,特别是我们根据这几年工作发展,将“一网通办”和“全市通办”服务效能也纳入到了指标体系,并且采用了后台数据,更加客观精准反映受理中心人员能力建设、综合窗口设置等情况,尤其是“一网通办”“收受分离”等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与我们日常工作状态更加贴近。
市民政局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区结合第三方评估报告,持续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市民政局基政处处长王晓虹告诉记者,上海还将推出更多便民新招。比如,各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已经依托“随申办”APP,开通了社区政务服务的在线预约、电子亮证等功能,在线申办不久也将实现。此外,民政部门还在牵头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个人政务服务的“跨省通办”。
[我们现在在上海线下开设了54个专窗,市民可跨省办理21个自然人事项,覆盖了16个区,其中浦东已经做到所有街镇覆盖,青浦因为靠近长三角,包括远在崇明也有。]
以上由记者汪宁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