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商业设施将达100万平方米 十四五期间这里将全面补上商业短板

浦东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商业设施将达100万平方米!“十四五”期间这里将全面补上商业短板 

在现有45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基础上,增加至100万平方米;形成“一核、四片、多组团”的商业体系空间布局;积极引进亚洲首店、中国首店、上海首店……

2月7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文体旅处详细解读了新片区“十四五”商业发展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临港的商业体量、能级、特色等都将进一步提升。

短板在哪里?

“十三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商业服务业总体规模稳步扩大,新增店铺及从业人员数持续上升,基础业态与商业网点日渐完善。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进商业服务业发展,提高商业能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文体旅处提供的数据,目前,临港地区商业总体量约为45万平方米,其中商业业态70%为街铺商业,30%为商业综合体,拥有综合性商业体8个。菜市场现有数量达到15个,总体量约2.6万平方米,布局基本满足市民需求。酒店现有27个,房间数2912个,以经济型酒店为主,占比超过50%,中、高端酒店仅有3家,数量较少。

目前,临港的商业发展存在着商业网点缺乏统筹规划、商业主体能级不高、消费集聚辐射力不强、特色商业亮点缺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短板。

“五大任务”实现“十四五”商业目标

为此,“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商业定下了加强民生保障、提升商业品质、规划合理布局、扩大商业能级和拓展线上零售的努力方向。

具体目标如下:

为实现这些目标,临港新片区“十四五”期间的商业发展面临着五大任务。

构建商业发展空间布局。立足临港新片区“一核、四片、多组团”的商业体系空间布局,以滴水湖及三条环湖长廊为核心辐射源,推动整个临港新片区商业发展。

完善民生配套设施基础。促进商业与区域人口的匹配及商业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立“五位一体”早餐体系;努力探索全新模式,积极推进智慧菜市场提升。

发展社区物流、无人便利店、社区服务、卫生服务站等智能设施服务圈,实现智能服务触手可及,提升社区商业便民水平,打造更便利、更多元、更安全的社区商业。

发展区域品质特色商业。加强对特色综合性商业体、商业街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国际化、专业化的地标性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区。 

做大做强首发经济,支持高品质、新业态商户入驻,积极引进亚洲首店、中国首店、上海首店、旗舰店的国际、国内品牌直营店等;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加快培育和发展服务消费产业,积极塑造新片区特色商业形象。 

深化商文体旅联动发展。培育拓展临港文化消费、体育消费、旅游消费等新兴消费热点,以一卡通等形式推动商业与文化、体育、科技、艺术等跨界融合发展。

依托丰富的文体旅资源,打造体验式商业,商旅文相结合,同时补充相关主题酒店发展,相互带动促进。

打造精品活动、市集和节庆活动,培育一批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重大活动,积极塑造新片区特色商业形象。 

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大力推动临港商业数字化转型,推动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商业领域的运用。 

培育定制化、体验式商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商品和服务融合,积极推动发展电商直播平台。

打造智慧购物应用场景,增强对消费需求、行为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数据分析,提升产品竞争力、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推动要素市场高效流动,打通多端口数据接入,实现商流、客流、物流数据的实时调动,促进流量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形成“一核、四片、多组团”商业布局

根据“十四五”规划,临港新片区商业体系空间布局以一核为综合引擎,分别形成四片及多组团,各个区域基于不同功能特色、不同空间维度的区域商业功能扇面进行统筹布局。

其中一核为滴水湖及三条环湖长廊;四片是针对不同的人群,规划定位多层级、多元化,特点鲜明,分别为101文旅体验片区、102文教生活片区、103科创发展片区及105金融集聚片区;多组团则指书院镇组团、万祥镇组团、泥城镇组团、蓝湾组团及芦潮港组团。

“一核、四片、多组团”的具体发展方向如下:

看了这些规划,

在临港买买买更方便、消费体验更丰富的日子

是不是不远了?

一起期待吧~

来源:浦东发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