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浦东新区区长走进“夏令热线”直播间 回应解决民生问题

浦东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噪音油烟扰民、马路菜场占道、老年助餐服务。。。。。 杭迎伟区长走进“夏令热线”直播间,回应解决民生问题

8月7日上午10时,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做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20夏令热线:区长访谈》节目,聚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与主持人海波一起倾听市民呼声,现场协调解决民生问题。

在节目过程中,杭迎伟区长和主持人第一时间连线反映问题的市民、前方的记者以及各相关单位负责人,详细了解问题相关情况,全力推进协调处置。

本次节目不同于以往的一大亮点就是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举行,充分发挥浦东“城市大脑”一网统管的重要作用,第一时间智能发现,调取周边视频,城运“单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无人机起飞巡逻,应用场景实时呈现,各相关单位现场处置,齐心协力、及时高效处置解决一件事。

区长都为大家解决了哪些民生问题呢,一起来看↓

Q:张桥村一下雨就会出现河水黑臭的问题。

来自张桥村的居民反映,家门前的六灶港,平时河水还比较干净,但是在8月4日台风“黑格比”影响上海当天,河水一下变得如墨汁一样黑,河里的鱼都死了。并且只要出现下雨天,出现这个情况的频率就很高,怀疑附近有工厂囤积污水趁着雨天排放。

A:现场反馈:该地区在南汇工业园区范围内,有个别企业存在雨污混接的情况,经过排摸目前正在整改。下一步,针对可能出现的恶意排放的问题,后续会对该区域的企业进行全面调查,一个点位一个点位查。

杭迎伟:浦东面上共有河段16159条,占了全市34%。这几年区委、区政府对河道治理投入很大,共计对550条中小河道进行黑臭工程性治理,还对17万户农户农污、生活污水进行改造,淘汰关闭了2256家违法排污单位。今年上半年,从考核断面检测数据看,消除了劣五类。

今天反映的问题,提醒我们依然需要落实河长责任制,依然需要水岸共治、建管并举,特别是重在管理。雨污混接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整治,群众反映一到下雨天水就变黑,我们对违法排污是零容忍,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查证,第一时间进行严肃依法处置。特别是在下雨天,要加密巡查力度,彻底根治这一地区的违法排污现象。

Q:祝桥镇川南奉公路附近马路菜场占道经营影响居民通行问题。

市民朗女士来电反映,祝桥镇川南奉公路凌空路路口几个月前出现马路设摊经营的问题,原本就不宽敞的路面变得非常拥挤,还容易碰擦到人。

A:现场反馈:这个路口是一条村级道路,宽6到7米,此前有一段时间曾作为菜市场的疏导点,于2019年取消拆除。针对市民反映的马路设摊经营问题,下一步将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对于居民买菜的便利程度来说,目前凌空路附近布设了3个菜市场,有两个已经落地。距离该路口最近的江镇菜市场,距离大约在1公里。如果居民有需要,浦东同时还有快速布置菜场的方案,采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公司化运营方式经营,保证食品安全、食品追溯、诚信经营。

杭迎伟:马路菜场的问题,要疏堵结合,我们要看到老百姓有买菜的需求,也有卖菜的需求。管理上,城管要管,管占道、干净、有序;交警要管,管交通通畅;商务委要管,管规划、布局;镇里更要管,要落实属地责任,一方面对马路菜场进行整治,另一方面对方便老百姓买菜做好安排,两头的工作都要做好。

实际上,浦东在解决群众买菜难、买菜贵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浦东小菜场的数量有190个,占到全市四分之一。同时因为浦东人口众多,也孕育了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方便群众买菜,在浦东诞生的企业如盒马、叮咚、清美、浦商等,进一步完善了浦东的菜市场供应体系。

Q:周康航大居周边高速噪音扰民问题。

周康航大居汇福家园健康里、华盛里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南侧一、两百米就是申嘉湖高速,2009年建成通车的时候未安装隔音屏,同年规划立项的保障性住房基地在7年后建成,迎来居民入住,但居民发现存在噪音扰民现象,晚上无法安心入睡。

A:现场反馈:健康里、华盛里两个小区分别在2016、2017年交付使用,其中健康里距离S32最短距离为148米,且这条高速路上大型车辆比较多。

此前在8月4日、5日,新区生态环境局分别于白天、晚上对两个小区进行了应急检测。根据相关规定,这两个小区白天噪音应不超过60分贝,夜间噪音应不超过50分贝,从本次检测情况看,确实有日间和夜间噪音超标的情况。后续将根据检测报告出具指导意见,会同市区有关部门一起编制整改方案。

杭迎伟:这两个小区都是大居,居民区体量很大,我们要直面群众的合理诉求,主动、及时解决好居民关切的问题。请环保部门迅速安排专业机构进行多时段、多点位的噪音检测,抓紧形成环境检测的结果。根据检测结果,请区建交委牵头,按照规范程序,强化部门协同,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尽早解决问题,给居民满意的答复。

Q:居民区周边商业街餐饮店噪音扰民、油烟扰民问题。

市民林女士反映,在浦兴路街道长岛路金桥湾小区对面的商业街,开设了18家餐饮店,存在长达10年的噪音扰民和油烟扰民的问题,经过多次整改仍未达到心理预期,希望能够继续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A:现场反馈:长岛路商业街是一个L型转角商业街项目,距离居民区比较近。最近几年,相关部门一直在对商业街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净化公共烟道,要求餐饮企业安装油烟高效净化装置等,还要求所有商铺出具第三方检测机构关于食堂油烟和社会生活环境噪音的检测报告,达标后方可运营。但是居民感受度不是很高,后续将研究更多的方式减少居民困扰。

杭迎伟:我们在商业发展过程中,一定不能以扰民为代价。林女士反映的油烟扰民问题、环境脏乱问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街道有过整改,但居民感受度不高,这就要求我们要拿出更加切实有效、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还要用第一人称,把“我”放进去,把自己放到周边群众当中去,换位思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我们既要接地气,也要有烟火气,更要规范有序。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把这两者协调好,是一个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

工作机制上,要固化此前在疫情防控阶段建立的街区包干、市场包干的好的做法,街道、环保部门、城管部门要商量共同解决的方法,而不是一家一户来解决。

Q:老年助餐送餐到家问题。

市民何先生反映,市政府推出老年助餐活动后,带着自己的父母前去下沙居委会办理老年助餐手续。由于父亲年纪较大,心脏、腿脚都不太好,提出能否采取送餐制,希望具体到执行层面,能够进一步细化工作,让惠民工程真正惠民。

A:现场反馈:根据浦东出台的老年助餐实施方案,浦东已有156处助餐点,具体到航头镇,目前镇上老年人比例达到30%,部分大居的居民来自全市动迁过来的居民,总数在6万人左右。除了有集中就餐点,镇里还在建老年人综合服务点、日托所,都将在今年年底完成开放,还有几家养老机构正在改造或者新建,作为助餐点辐射社区。

在送餐方面,将会在宣传和落实上更加精细地推进,帮助符合送餐条件(身体条件四级以上)的老人及时享受到送餐服务。民政部门还提出,后续将通过大数据平台,通过人口情况比对,特别关注高龄独居失能老人,主动送服务上门。

杭迎伟:浦东是一个老龄化程度非常快的城区,现在有98.92万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到32.1%。这几年,浦东一直在着力推动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以及助餐点嵌入式补强上。目前浦东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开了89家,老年人助餐点有165家,长者照护之家62家。当然,在进一步强化养老布局的同时,还要在管理上、服务上再提高,做到更加用心用情,特别是在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上下功夫,更好满足为老服务的各项需求。

Q:老小区燃气安装费用问题。

市民陈女士提出,自己居住的老小区在进行燃气罐改装燃气管道的过程中,存在临时加收改装费的问题。

A:现场反馈:目前浦东正在大力推进老公房的天然气改造惠民工程,由于气源不同,居民家中的热水器和天然气灶需要更换,居民对气灶更换具有自主选择权,只要是符合安全规范标准、取得市燃气备案的企业都可以。有一些居民觉得重新更换燃气灶和热水器的投资费用比较大,也可以选择安装接口转换器,这个转换器要收取工本费。

杭迎伟:我们的收费必须要依法依规,必须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要做好收费明细的解释,把过程讲清楚,不该收的费必须退,也不允许搭车收费。

杭迎伟表示,这次到夏令热线感触很多,对政府工作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督促和改进。感谢来电的居民朋友们,我们将第一时间梳理分析,明确措施,采取行动,尽最大努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浦东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