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无惧疫情浦东开新店 "纽约客"来了就不想走

浦东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了解这个美味背后的故事

原标题:“纽约客”来了就不想走!无惧疫情浦东开新店

餐饮业是疫情中受到重创的行业之一,然而在陆家嘴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上海湾”内,最好的一间门面房即将迎来新主人——纽约客披萨。

纽约客披萨是2003年由美国人丹尼斯在上海创立的披萨品牌,这次,它在疫情之下,逆势而上,其中有着丹尼斯对中国经济坚定的信心,更有着他对自己第二故乡上海的那份情有独钟。

下面,一起来了解这个美味故事。

选择上海,创业再出发!

2003年,怀揣着些许冒险和未知,一直穿梭在世界各地从事环保材料进出口贸易的丹尼斯,在56岁那年做出了人生中的又一个重大抉择——将纽约口味的披萨送上中国人的餐桌。

从1990年开始,因为负责公司的亚太市场,丹尼斯频繁来到中国。此时的中国,炸鸡、披萨、汉堡等众多西式快餐品牌纷至沓来,商机满满。

作为意大利裔的美国人,丹尼斯对故乡“头牌”美食披萨有着天然的敏感度,“披萨好似中国的面条,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风味,在美国,纽约披萨和芝加哥披萨在口味上就有着天壤之别。2003年,我与一位商业合作伙伴一拍即合,要把真正的纽约披萨带到中国。”

味正料足,有嚼劲!

“纽约披萨的面团很有讲究,一定要用最好的高筋面粉,和意式披萨水面比例55:45有所不同,纽约披萨水比略微要低些,一般保持在45-50%这个区间,这是便于外卖到家后,顾客二次加热后依旧能够保持面饼薄脆的口感。”丹尼斯说。

2003年,首家纽约客披萨店选址静安寺。很快,纽约客的口碑在上海“老外”圈传开了,“这个披萨是我们美国人的口味。”

好味道,好口碑,70平米的小店,高峰时段排队等候时间越来越长,“是到了开分店的时候了。”丹尼斯敏锐地将目光瞄准了日新月异的浦东,“特别是陆家嘴,外企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人往来于此,我们的披萨必然会受欢迎。”

陆家嘴、金桥、张江......丹尼斯稳中有进,为保持纯正的口味,在源头上把控质量,没有选择扩张速度更快的加盟模式,而是坚持直营模式开店。

事业顺风顺水的丹尼斯更为幸运的是,还在上海遇到了“那个对的她”,娶了美丽能干的中国妻子,在陆家嘴安了家。

逆势开新店,有底气!

时间一晃17年,如今已经73岁的丹尼斯,幽默风趣地指着自己头顶日渐明显的“地中海”,大笑着说,“岁数越来越大,头发越来越少,这些都在告诉我,我已经是老人了,但是我事业似乎正迎来又一个春天,新店就要开张,接下来会很忙。”

“这个店面我已经眼馋了很多年,市口好,面积大,而且店门口还有个大露台,天气好的时候,客人们可以在室外就餐,更惬意.....”

疫情之下,逆势开新店,丹尼斯的这份底气从何而来?

最大的底气来自于,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在这次防控新冠病毒果断而强有力的举措,两个月就在14亿的人口大国遏制了病毒进一步蔓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丹尼斯说。

还有一份底气是来自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以及政府部门加快复工复产所显现出来的那分担当。丹尼斯说,“政府为了让困境中的企业得以缓冲,迅速给出了减免店铺租金、缓交员工社保等强有力的扶持举措,这都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商家减负,光租金这一项,就减免了我们公司这两个月三分之一的开支成本。”

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吓跑丹尼斯,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要在中国发展下去的决心。

正因为有了这份底气和信心,纽约客在上海的五家门店疫情期间一天都没有停,“营业额2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三月份下降50%,四月份到目前为止恢复到过去的六成,一天比一天好。”

“上海现在的营商环境,真的值得点赞。17年前,当我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光开一个银行外资账户就花了三、四个礼拜,隔三岔五就要跑一趟银行,填各种各样的表格。”

而如今,上海有了“一网通办”,有了一门式办理服务窗口,丹尼斯说,17年前的“很难,很难”,似乎一夜之间,一切变得“越来越简单”。

“在上海的生活也是一样的便捷和舒心,一个二维码似乎能解决所有的事情,购物扫码付款,停车费扫码结账,看个电影扫码取票,这样的生活方式即便是在现在的美国也是不可想象的。”事业在这里,爱情在这里,丹尼斯说,“这就是生活,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离不开上海了,上海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