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委员:城市治理中的老问题 有时也可以多种思路多些办法

话匣子FM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如何不断提高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17日下午举行的专题会议上,多位委员提出,城市治理中,即使一些司空见惯的老问题,有时候也可以多种思路、多些办法。

如何不断提高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17日下午举行的专题会议上,多位委员提出,城市治理中,即使一些司空见惯的老问题,有时候也可以多种思路、多些办法。请听本台记者周导、胡旻珏、刘婷发来的报道:

说养老问题,大家往往想到的是每年要增加多少床位。在骆新委员看来,床位固然需要,但能不能划出一部分资金,换种思路,同样用于养老、助老。比如,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做法,明确直接补给65岁以上的老人本人,用于生活实物补贴还有医疗康养;比如,加强对老年人健康早期筛查和干预,而不是让老人在生病之后才去看病;让他们能活得更乐观、也更有尊严。

我一直坚持要争取补需方,是不是补供方。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提供市场服务的效率,也能够激发更多的社会企业愿意参与到这个当中来,而不能动不动我们每年提养老,就是提我们增加多少床位,谁来增加多少床位,这是不够的。

谈交通问题,邵楠委员抢过话筒,反复强调自己只用1分钟,讲一件已经反映了三年的事:

71路公交车占用了上海最主要的一条公交资源延安路。每天晚上在它停止运行的时候,高架线是在维修时间,所以上海经常出现半夜堵车的情况。这件事情我讲了三年,今天我再讲一遍,我希望能够把71路公交车线在停驶运行期间能够向社会资源开放。

凤懋伦委员关注的是上海轨道交通的无障碍设施,他在调研中发现,如果从站台出发,从里往外看,很容易就能看到标志、找到无障碍设施;但如果换个方位,从外向里看呢?

比如在上海的轨道交通站,你从车厢里面走出来的时候,它标识非常清楚,电梯在哪里?无障碍设施什么?但是我后来我们在想,你从马路上面要进入地铁站有没有?没有的。我们现在往往一个站它的路口有几个,枢纽站有二十几个,你不可能跨几条马路去找无障碍设施。

委员们提出,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道难题,求解的方法有很多,要看得更全面、要跳出固有思维、要能创新路径。凤懋伦委员说:

因为现在上海碰到的问题,都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所碰到的都是新时代碰到的新问题,不能用老办法、老思路来解决。既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我们的制度优势,但是更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关键换位思考,更敢于担当,更主动作为。

以上由记者周导、胡旻珏、刘婷报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