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人大代表抢话筒谈垃圾分类 共同目标是实现垃圾减量

话匣子FM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了“提高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工作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专题审议,围绕着垃圾分类这个话题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甚至一度出现了“抢话筒”的火爆场面。

原标题:上海人大代表抢话筒谈垃圾分类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了“提高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工作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专题审议,围绕着垃圾分类这个话题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甚至一度出现了“抢话筒”的火爆场面。 “我想先问绿化局一个问题,一个居民家距离湿垃圾桶不到两米,味道很大,他就拿把锁把垃圾桶锁起来,这种情况怎么办?” 一拿到话筒,戚建豪代表就向绿化市容局抛出了一个居民碰到的实际问题。

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当即进行了回复: “对于垃圾分类要采取一些人性化举措,全市1.3万个小区,这种情况有一定比例。今后要加大对于湿垃圾容器密闭性,夏天要求物业进行二次清理。” 然而戚建豪代表对于这个答复并不是很满意,他给出的建议是,垃圾分类工作一定要做,但是不能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更为灵活的工作方法。尤其是市中心老小区,弄堂里面积狭小,情况复杂,要分类治理,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当中,垃圾处置能力要及时告知居民。

这边话音刚落,来自居民区的代表林龙全不等主持人点名就主动抢过了话筒站了起来, 他是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他说一定要把基层的声音带到会场。通过不断改进,更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实做好:“对于上班族来说,没办法定时投放,虽然有一小区一方案的说法,但是没落实;此外,物业公司作为垃圾分类责任主体,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建议市绿化市容局有关管理部门,对于物业公司有一个适当的考评、考核。”

全市公共场所垃圾箱减量后,部分垃圾箱出现满溢,代表建议安装智能系统一网统管,及时处理;干垃圾、湿垃圾是上海地方叫法,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要让分类标识更为简洁易懂;减少湿垃圾破袋后产生的臭味问题,大力推广垃圾降解袋。代表们的每一条建议都被有关部门认真记录下来,所有人共同的目标是实现垃圾减量,基本解决上海垃圾综合治理问题。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