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投递末端便民设施的建设”。这是新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上海市邮区中心局上海站邮件处分中心邮件接发员柴闪闪提出的书面建议
3月14日12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议案提交截止。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告诉澎湃新闻,包括他在内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30名代表联合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的议案。
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避免生态环境破坏?人口城镇化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如何缓解?“摊大饼”与“大拆大建”引起的资源浪费及“大城市病”又如何应对?
聚焦发力,新起点上“再出发”,上海团7位代表就“五个中心”建设与网友互动交流。
上海团共有58名全国人大代表,他们分别来自经济、金融、贸易、教育、卫生、社区工作等各个领域。
圆满完成会议各项议程后,在沪全国政协委员昨天(15日)下午返回上海。据不完全统计,会议期间,有83名委员提交提案275件,14名委员提交大会发言25篇,其中,2名委员作了大会口头发言。
打造医联体,被认为是推进分级诊疗,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重要路径。全国已有90%以上的三级医院都参与了医联体建设,以此引导优质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到基层。但不少来自医卫系统的政协委员在临床中发现,有些医联体反而是让大医院更大,小医院更小。
我国去年底开始实施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这是自2009年以来,“静止”了8年之久的医保目录首次作出调整。
今年两会,课外补习乱象无疑已经成为热议话题。3月3日下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经过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部长通道”时,就表示要对野蛮生长的课外补习班通过行政法规等进行治理。
3月1日下午,连任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乘机抵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自贸区、科创等成热点话题。
胡卫委员利用候机的点滴时间来到几位委员中间,请他们为自己的提案“再把把关”,提升提案质量。
说说你的看法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