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资讯

长宁区将试点建设7座生境花园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上海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市绿化市容局说,结合老旧小区整治,长宁区今年再推进一批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生物栖息环境的社区花园(简称“生境花园”)建设。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当前音量:100%

原标题:[提示]保护生物多样性,长宁区将试点建设7座“生境花园”

市绿化市容局说,结合老旧小区整治,长宁区今年再推进一批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生物栖息环境的社区花园(简称“生境花园”)建设。五三社区、潘中社区、泰安社区等首批7个试点花园建设均已开展项目方案设计,预计2021年5月陆续建成。详见↓

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虹旭小区,是典型的老式公房小区。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生态环境,居委会与第三方保护协会合作,利用小区拆除违章建筑后的闲置空地,打造成了一座“生境花园”,这也是本市第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生物栖息环境的社区花园。

据悉,2021年长宁将结合老旧小区整治再推进一批“生境花园”的建设。

首批试点“生境花园”的名单如下

仙霞新村街道

五三社区

大金更社区

虹景社区

华阳路街道

潘中社区

新华路街道

泰安社区

新泾镇

协和花园社区

剑河路599弄社区

与以往社区花园打造不同的是,“生境花园”项目从设计开始强调社区居民全程自治参与,过程中将会邀请大自然保护协会、设计团队和相关社会组织进行自然理念教育,培育社区居民自然理念、组织自治活动;“生境花园”长期维护和保护是生物多样性长期发挥作用的关键,通过自治参与,确保“生境花园”得到良性发展。

除了在居民区里打造“生境花园”,长宁还会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绿化、河道项目中进行推广。

河道治理方面

长宁区已经先后在周家浜、联泾港、外环西河等区级河道分别开展了水生生态恢复和驳岸软化,力求恢复河流湖泊的自然形态,打造独具特色的“草—鱼—鸟+人”城市水生生态系统。“十四五”期间,长宁将在机场河调整项目中进行水生生态和驳岸软化的建设,打造河道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公共绿地方面

长宁区已于2019年完成建设的外环100米林带生态绿道改造项目,改造后的林带生态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但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长宁将结合绿道后期养护,营造更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

除此之外,长宁区也将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进行校园级的“生境花园”建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