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上海的这些地方不仅“热”了 也“饿”了

话匣子FM
关注原标题:快看!上海的这些地方不仅“热”了,也“饿”了
这些天,随着复工复产逐渐推进,城市节奏也在慢慢恢复。我们通过一些数据和对比,发现了上海的一些重要变化。
上海这些地方变“热”了
这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临近春节时和近日,时隔一个月的卫星图对比↓


注意到地图上新增的红点了吗?红色代表该地地面温度,高于整个地区平均气温。通常来自工业、能源生产和大密度的人口生活、生产。
随着复工产生的工业热能和人口密度增加带来的热值提升,临港新片区“热”起来了。
截止2月28日17时,临港新片区复工企业为1101家、复工人数42939人。其中,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复工比例达98.7%。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2月10日就已经复工,一期规划产能为年产15万辆车,周边配套企业也带动复工复产。

车间里,每一名员工,都佩戴了口罩、护目镜。

运输车满载着刚下生产线的国产特斯拉驶出工厂。

在临港产业区的上汽临港基地,复工后第一辆整车下线/


在积塔半导体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忙碌又安静地抓紧生产。


下面这两张图是金山区临近春节和近日的卫星图对比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也是亚洲最大、最集中的高水平石化基地,上海化工区从2月10日起陆续复工。目前,园区内企业复工复产已接近100%。
金山工业区拥有生产型企业414家,截至2月24日已正式复产347家,上岗人数23431人,其中136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备案核准复工率100%。

上海化工区内,有10余家与防疫物资原材料相关的企业,目前已经开足马力,一边为防疫物资提供原材料,一边加大其他产品线的生产能力。

2月24日,全球化工巨头英威达宣布正有序推进位于上海化工区的己二腈(ADN)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超过人民币84亿元,预计年产己二腈40万吨。

不止热了,还饿了
除了卫星图的温度变化,还有一个指标也反映了城市复苏的变化,那就是——外卖。

随着复工的全面加速,外卖的订单量也在迅速上升。根据“饿了么”的数据,从2月13日到2月20日,上海订单环比前一周增幅31.7%,复工的外卖商户环比前一周增加了38.6%。

产业园区、办公楼宇、科研院所这些地方的外卖订单量都有大幅提升;行政区里,青浦、普陀、闵行的订单增幅都超过了30%。而在各大商圈中上海新天地的外卖增速最高,高达215%。



阿里本地生活的张小佳说,不少原本以堂食为主的网红餐厅、五星级酒店等,也加入了线上外卖的大军,平均一位外卖小哥一天的订单达50多单,最高可以跑80、90单。

城市在“热”起来,外卖小哥在忙起来,生活节奏在恢复起来,相信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