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加梯”如何走得更稳更远 金杨新村街道多渠道寻求解题途径

浦东发布
关注原标题:“老房加梯”如何走得更稳更远?金杨新村街道多渠道寻求解题途径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实践。自2018年全区首例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启动以来,浦东积极打造加装电梯“浦东模式”。然而,随着加装电梯工作的提速,诸如电梯加装后的管养问题也引起了各方关注。
如何让“老房加梯”走得更稳更远?近日,人大金杨新村街道工委就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后续管养等问题提出立法建议。“我们想充分发挥浦东在立法方面优势,固化浦东经验,助力将加装电梯这项民心工程做好做实。”人大金杨新村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个“章”谁来盖
电梯加装完成后使用管理主体不明确,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遇到的首要问题。
“代建单位安装电梯需要到区市场监管局报备开工,要求由使用管理主体盖章。但管理主体是谁,我们并不明确。找到小区物业,也被要求提供他们作为使用管理单位的红头文件,不然没法盖章。”
这个“章”该由谁来盖?让上海一扬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丁俊一筹莫展。

依据今年5月实施的《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电梯设备开工验收都需要使用管理单位盖章报备,一般由物业管理企业作为电梯使用人。对此,虹云物业相关负责人也有一番“苦经”:“电梯优质维保需要专业技术作为支撑。加梯业主是否愿意出资聘请专业技术或者专业管家负责维保?此外,在老旧小区低收费的状态下,需要调整收费才能确保物业有序运营,居民能否接受?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困惑。”
加梯规模较小,前期建设没有参与、后续管理难、费用收取难等诸多因素,让小区物业对作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望而却步”。
记者从区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2022年底,浦东加梯签约累计总数已超过2000台,目前在建276台。其中仅有44台电梯的使用管理单位是物业公司,61台由代建方负责管理。
“为了不耽误开工时间,只能先由我们代建方作为管理使用单位报批,希望能尽早出台相关规定,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丁俊表示。
记者了解到,影响“老房加梯”走稳走远,不止管理使用主体不明这一问题。加梯后环境卫生、日常保洁谁来管谁来做?保洁等费用该如何定价?电梯使用规定怎么遵守,谁来监管?“有居民乘坐电梯时吸烟,也有宠物随地大小便,另外,楼道中居民装修,装修工人不文明使用、建筑材料过重搬运等,都会对电梯造成损耗。”金杨新村街道罗山六村居民区书记张瑾说。
试点专业托管 寻求解题途径
“一部电梯就是一个故事。”说起加梯,金杨新村街道城建中心主任陆雷鸣感触颇深。街道自2019年启动加装电梯工作以来,成立加梯服务中心,并出台了加梯资金补贴预拨实施方案,通过党建引领,统筹联动等顺利推进加梯工作,目前已完成签约126台,在建34台,竣工52台。其中罗山五村、罗山六村达到成片加装,已纳入新区“示范小区”建设。
“与加梯工作提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续管理的相关法律支持还未跟上。”陆雷鸣说,居民重安装轻管理、经费收取标准无法核定、加梯后续管理内容不明确等问题,同样成为金杨新村街道的“加梯之困”。“由于使用管理单位无法确定,导致电梯验收滞后,需要花大量精力反复协调。即使代建单位作为电梯使用管理者予以盖章验收,但一旦电梯超质保期限后,还会出现很多后遗症。此外,居民对再筹集资金进行维保支出,普遍认识度不高。”陆雷鸣表示。

加装电梯后续维保,路在何方?
对此,金杨新村街道试图通过试点专业托管,寻求解题途径。针对维保资金再筹集,街道与第三方专业电梯维保单位对小区加梯日常管理和后续维保所涉资金进行了综合评估,细分、测算出每个服务项目的费用。电梯使用业主按所选服务项目支付相关费用。“街道准备将罗山六村和五村作为试点,由物业企业进行托管。”陆雷鸣介绍。
推行“全生命周期”运维保养模式,将重点解决电梯超质保期限后的遗留问题。该模式将联合大地保险公司共同推进运行,由大地保险公司制定维保单位或代建单位进行全托底维保,或搭建平台联系有资质的、实力强大的第三方维保单位,进行相对集中维保。
日前,街道还成立了加梯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程开展加装电梯矛盾协调,化解加装电梯工作中利益相关人之间的矛盾,推进街道加装电梯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提出立法建议 做实民心工程
“加梯后使用管理的期限长、难度大,涉及面广,而且后期使用管理的规范有序也直接影响到整体加梯工作的有效推进。”人大金杨新村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说,金杨新村街道启动加梯工作后,街道人大代表开始给予关注,并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在听取有关单位和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后发现,相比于加梯前的宣传引导和加梯中的协调推进,加梯后的使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加装电梯管理办法的重点在电梯安装前的管理,涉及加装电梯后续管理的内容十分有限。”人大金杨新村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说:“由此,我们萌生了提出立法建议的想法,力求充分利用好浦东立法授权的优势,期待以立法形式,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
在日前举行的金杨加装电梯立法建议研讨会上,人大金杨新村街道工委提出《关于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后续管理在法律保障上的立法建议》,同步草拟了一份《浦东新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区人大常委会以及区司法局、建交委、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对立法建议作了现场点评。
区人大法制委常务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赵开银表示,“加装电梯”立法建议的提出,是金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原汁原味”收集社情民意的具体体现。从重要性和必要性上讲,“加装电梯”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契合城市更新的政策导向;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上讲,“加装电梯”前期已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兄弟省市已出台相关文件规范,浦东此时以法制形式提供制度支撑,顺应地方立法的价值导向;从变通性和创制性上,“加装电梯”立法建议存在变通上位法或填补立法空白的可能,符合制定浦东法规或管理措施的必要条件。建议对“加装电梯”立法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并纳入区人大常委会立法项目储备库,视情列入立法计划项目。
记者看到,该管理办法对加装电梯管理责任、经费筹集使用、变更管理等方面作了颇为详细的规定。比如,加装电梯管理责任细分为加梯所有权人的权利责任的确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确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义务与责任,以及电梯维护、检验检测、安全评估和新增设施设备管理等方方面面;经费筹集使用也细化到了经费类型和经费账户的设立等;针对房屋产权、使用权变更管理等问题,管理办法也做了详尽的表述。
“以法治方式保障、做实民心工程,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人大金杨新村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基层立法工作作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功能,持续扩大立法意见建议征集覆盖面,使立法更加察民情、聚民意、汇民智,成就‘老小区’的‘新期盼’。”
来源:浦东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