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英才汇聚北外滩 共筑浦江金三角(未来谋划篇)

上海虹口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英才汇聚北外滩 共筑浦江金三角(未来谋划篇)

近年来,虹口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着力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党管人才更加科学有力、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凸显、人才工作品牌更具特色、人才发展生态更有温度。“英才汇聚北外滩 共筑浦江金三角”2022年人才工作会议已于8月17日召开,为近年来全区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人才代表授予了荣誉称号,正式启用了虹口区“高层次人才服务卡”,并发布了“菁英100”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下一步,虹口区将坚持推进人才强区工程,时刻牢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吸引、凝聚、服务更多优秀人才,释放人才“虹吸效应”,为实现“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上海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作出虹口贡献。

今天,将为您推出本系列第五辑——

提升人才集聚效应,营造英才汇聚“强磁场”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北外滩正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球资产管理高地、国际航运服务高地、绿色低碳示范高地、服务贸易发展高地,我们将继续突出虹口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坚持全球视野、最高标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接上海“海聚英才”工程,落细落实《虹口区促进海内外优秀人才集聚的意见》、重点企业“回家”三年行动计划等,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配套的人才政策更具穿透力、吸引力,加快形成具有虹口特色的人才竞争优势。

[围绕产业发展]以产业为招才引才平台,重点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业内一流、虹口紧缺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共建“研发基地”“创意社区”。

[聚焦重点领域]围绕航运、金融、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聚焦元宇宙等新赛道,进一步联合区内外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实施战略合作,推动项目对接,助力人才企业共同发展。

[做强平台载体]进一步放大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辐射效应,发挥北外滩国际人才领航站、雷士德工学院等载体作用,用好全区优秀人才选拔平台,做强能级、扩大影响,以才引才、以才聚才。

  做优人才服务“软实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坚持需求导向,不断健全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做到受理“不打烊”、服务“心贴心”,尽最大努力让广大人才在虹口舒心工作、安心生活、追逐梦想、实现抱负。

[人才安居工程]继续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十四五”期间将多渠道筹措3000余套租赁房源,依托人才公寓线上看房选房平台,提升人才入住便利度和满意度;升级留学归国人员过渡期内租赁人才驿站的专项政策,扩大申请范围;解决青年英才现实痛点,让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先安居后乐业”。

[“15分钟人才服务圈”]不断优化“15分钟人才服务圈”,依托人才服务中心、党群服务阵地、企业服务中心等构建更为全面的人才服务网络,推动“全程网办”,让云端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一卡通”服务机制]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卡”机制,用好“虹才卡”小程序,做细做精“人才发展、子女教育、健康管理、文化休闲”等多项服务,打造更具亲和力、更有温度的人才生态环境。

建强招才引智“蓄水池”,优化人才发展平台

创新之要,唯在得人。有计划、分步骤实施“菁英100”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面向全区各领域优秀青年人才建立职业目标导航发展机制,着力打造一支覆盖面广、梯队性强、在推动虹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后备队伍。

[区校人才共育]深化区校共育人才平台,做深做实“虹鹄计划”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百人工程”储备人才、高校教师挂职锻炼、选调生招录、虹鹰计划、青干班、中青班等项目,为北外滩开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平台等,建立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基地、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实践基地等,健全双向交流、挂职锻炼等机制;同时,开发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赛马场”,形成中长期、多角度、深层次的共育人才模式,为党政干部人才、基层治理人才、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寻求新的突破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英才、年轻干部、社区治理人才脱颖而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未来五年,虹口将持续在创新人才工作理念上下功夫、在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上出实招、在优化人才多元服务上求实效,筑巢引凤、聚智汇力,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将虹口建设成为人才汇聚之地、成长之地和向往之地,为上海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贡献虹口力量。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