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大宗商品、进口汽车“进得来、出得去” 外高桥港综保区打通现货提运“最后一公里”

浦东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大宗商品、进口汽车“进得来、出得去”!外高桥港综保区打通现货提运“最后一公里”

畅通入库提货“最后一公里”

让大宗商品进得来出得去

随着有色金属行业上下游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电解铜进口窗口逐渐打开,铜产业链下游企业补库存需求迫切,这几天,世天威物流(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有限公司仓储部经理胡成效正忙着处理来自国内下游铜加工企业的提货业务。让他感到庆幸的是,位于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世天威库区内的铜品种货物已恢复到疫情封控前70%的存量,随着物流链的逐步恢复,将有足够的现货交付给客户。

近期,数千吨铜品种货物搭载长江驳船运抵外高桥附近的内贸码头,随后通过短驳货车送至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世天威仓库内,两天内,这批从国内冶炼厂发货至世天威仓库进行国际铜合约交割的货物就顺利入库。

“之前我们用的是内陆运输方式,这个量大概需要一周时间,此前我们已经在着手筹备‘陆改水’方案,疫情下加快了推进速度,在综保区区里区外众多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很快落地。”胡成效说。

去年7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指定交割仓库、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铜交割指定仓库在世天威物流揭牌启用,标志着铜品种在国内国际双合约交易的基础上,首次在浦东实现了同一库区内完成“国内期货、国际期货、国内现货、国际现货”四个市场上的完全流通。

“目前,前来外高桥仓库交割的国际铜合约货物能以最快的时间入库,助力全国企业在疫情期间稳定生产经营。”胡成效说。近期还将有一批铜品种货物通过“陆改水”模式进来,增加库存量。

据悉,外高桥物流中心公司还配合保税区管理局与外高桥保税区海关及时根据世天威物流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变化特点,制定了更为个性化的“一企一策”方案和“云监管”方案。在满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园区直接与下游工厂物流车队对接,打通了园区提货“最后一公里”。

大宗商品、进口汽车不掉“链”

保税区内复工复产率达80%

这条“陆改水”通道既确保了国际铜合约顺利交割,助力全国企业在疫情期间稳定生产经营,又避免了运输车辆在卡口聚集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除了大宗商品物流链的畅通外,在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内,进口汽车保税仓储业务也没有停摆。

近日,一批价值数千万元的进口汽车顺利运抵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经过海关查验后入库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搭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自去年转型升级为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后,在打造功能创新桥头堡、提升物流枢纽能级方面取得了系列新突破,包括进口汽车业务从“落地征税”迈向 “保税存储”“不销不税”“即销即税”;实现大宗商品同一库区可完成“国内期货、国际期货、国内现货、国际现货”四个市场上完全流通、零移动等创新。

据上海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文磊介绍,本轮疫情以来始终坚持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园区发展两手抓的原则,到目前为止园区尚未检出过阳性病例。同时,公司协助区内企业做好重点外贸“白名单”申报及返岗工作,在保税区管理局的指导下,逐步扩大和恢复业务规模,目前园区企业的复工复产率达到了80%左右。

“我们始终关注客户在运作中的痛点、堵点,也尽可能发挥园区优势,协调前后端监管服务,通过开启绿色通道、预约查验等方式与客户一起克服难关,发挥园区全球枢纽的作用,确保国际国内双‘联’,区里区外互‘动’。” 任文磊表示。

来源:浦东发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