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闵行试点“临时区域智慧停车” 车位周转效率提高3倍以上 路畅了 纠纷也少了

上海闵行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闵行试点“临时区域智慧停车”:车位周转效率提高3倍以上,路畅了,纠纷也少了

菜场门口停车,两分钟买把葱,葱2元,罚款200元;幼儿园接孩子,找不到车位,违停,扣分罚款;驾驶员上厕所3分钟,停车不规范,罚款……这些问题可能你也碰到过。一方面是城市交通法规中对机动车道的规定,违停罚款,另一方面是市民碰到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

闵行区政协委员黄莹的一份有关“临时停车区域”的提案,得到了区交通部门的积极回应。目前高位视频桩加上海停车APP的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已在区内部分道路开展,先行试点的吴泾镇永德路,由于数字计时计费,车位周转效率提高了至少3倍,平均投诉量也大大下降。

  智慧停车,车位周转率提高3倍以上

“菜场门口停车两分钟,罚200元;幼儿园接孩子找不到车位,扣分罚款;这些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却恰是市民感受最深”,黄莹委员认为,城市交通法规中对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有明确规定,这没问题,不过作为城市管理者,能不能有更智慧更数字更具人文关怀的解决方式?”据此她提出了《关于在闵行区试点“智慧城市数字化下人文关怀—临时停车区域”的建议》。

建议提出,在容易产生违章停车的重点地区——菜场、学校、公共厕所等区域,通过对周围车流量的数据分析及区域特点,在不同的停车距离内采取不同的临时停车方式和具体数目规划,在选定好的路段把路面涂成易识别的颜色,根据客流量大小,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停留时长;计时方式可用区域内重量控制器控制停车时间,二维码扫描结合相应APP计时等,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慧化。

在永德路道路智能停车现场,记者就见识了“临时区域停车的智慧”。景东路至宝秀路段,南侧一排机动车整齐排列,不同的是,每个车位的地面上都有个二维码。“车子停进去,高位视频就拍好车牌照发给市交通信息中心开始计费;离开时通过‘上海停车’APP、‘上海停车’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或扫码都可付费。”运营方负责人称,自动计费减少了车主对停车费的争议,平均投诉量大大下降,车位周转使用率提高了至少3倍,目前45个车位基本满足停放需求。

“原来是人工收费,现在效果好多了,以往所谓的逃费,8成以上车主是不知道怎么付费,吃好饭出来,找不到管理人员,周围也没明显标识”,现在除了地面提醒,管理人员在道路上巡视时也会提醒;当然“杜绝了管理人员和车主的直接接触,也减少了疫情的传播。”

公共停车区域前15分钟免费

对于委员提出的学校、医院、菜场、公厕等重点区域的停车难、智能化、数字化道路停车管理,区交通部门表示,一直在寻求办法,采取措施,优化和挖掘停车资源,改善停车状况。高位视频桩进行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试点区域为莘庄镇5条道路和吴泾镇永德路,共192个泊位,今年2月份开始在永德路上设置高位视频并以蓝色标出可临时停放的车位,通过不断改进提升对试点道路停车智能化,实现了道路停车数据实时接入和道路停车服务规范性监管,它可以线上缴费、自主取票,具备欠费跨区催缴和征信黑名单功能。

除了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试点,在本区道路停车收费路段,联合区交警部门积极推行部分路段特定时段限定时间停车不收费,特定车型(出租车)专用泊位限定时间停车免费,方便市民停车。目前我区实施道路停车收费路段204条,泊位10271个,为缓解部分老旧小区的夜间停车难,在小区附近设置了时段性夜间免费停车,涉及道路停车路段100条以上,泊位3816个;为解决出租车司机如厕难,在公厕附近还专门设置了车辆(出租车)专用免费临时停放泊位32个(具体位置详见下图),泊位颜色标为黄色标线,以示区别。接下来,在有需求且条件成熟的路段会继续进行推广。

古龙路1013号

红松路530号

黄桦路步行街

红松东路310号朱家浜西侧

兰坪路81-3近华坪路

兰坪路232号

碧江路401弄75号北侧

东川路5号线轻轨站

春申路5号轻轨站

银都路5号线轻轨站

高兴路绿地西侧

罗阳路599弄

曙建路南侧农贸市场内

青年路119号东(七宝镇)

莘东路359号边

莘松三村小花园东侧

莘北路绿梅菜场入口处

广贤路(母亲林绿地)

水清路378弄

黎明路星丰苑东大门对面

南辅路公交站

航新路(航华公园北)

沪闵路、颛盛路口

沪闵路5600弄88支弄后门绿地

剑川路139号吴泾邮政局东侧

罗秀路陇南市场

金平路景谷路西北角

梅陇西路地铁口

名都路珠城路西南角

龙里路罗锦路

虹梅路2986弄口

万源路940号

另据了解,闵行在全市首先倡导鼓励并最先实现区内公共停车场提供不少于15分钟免费停车服务(注意是公共停车场,道路停车还未实施),这项举措使接送孩子的家长车辆、菜场买菜车辆可进入停车场上下客,缓解道路拥堵。

  特殊区域紧急短时停车问题

“用‘城市的数字智慧’做好前期规划,以整体以及具体区域的‘交通算法’为前提,通过大数据的搜集分析完成对某个区域的车辆总数、具体行驶轨迹为前提,再计算本区域对停车位的具体需求及停车时间”,黄莹表示,这些区域的具体标准设置要基于足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同时她补充道,规划“临时停车区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殊区域紧急短时停车问题”,它应该具有“时间短、高机动、易操作、利用高”的特点。

“设置临时停车区域并不是将道路变为停车场,道路的基本功能还是通行”, 区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道路停车是为缓解停车难矛盾而占用道路通行功能的临时性措施,收费目的是为了倡导对道路资源的限制性占用,收费标准和方式由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部门也会进一步规范本区公共停车场收费秩序和服务水平,引导市民文明安全规范停车。

另据了解,为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闵行还积极推进电子收费系统智能化改造和诱导屏智能建设。2019年起对区内各公共停车场的电子收费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并联互联网,完成南方商城商圈静态交通诱导屏建设,涵盖包括周边莲花国际、南方商城等停车场在内的停车场信息,基本在“一公里停车带”内实现多种停车资源间的优化配置,可较大幅度缓解该区域停车矛盾。今年还将在公共停车场库积极推广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上海停车APP)的对接,通过智能化停车应用的推广,鼓励市民出行前进行停车查询、预订车位,实现自动计费支付等功能,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来源:今日闵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