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弄堂焕然一新

上海虹口
关注原标题:这些弄堂焕然一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四川北路街道有着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历史名人旧居,形成了虹口独特的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气场。
自2019年至今,四川北路街道将家风文化与家庭文明建设、楼道文化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先后建成家风楼(家风弄堂)13幢,分布在多伦路、山阴路、溧阳路等历史风貌区。该历史风貌区仍以原生态的风貌洋溢着中华风韵,世代相传的“家风家训”文化也在这里薪火相传。
让我们走进四川北路街道,去感受家风建设的“根”与“魂”。
吴淞路669号申贝大厦
四川北路街道首个家风楼建立在吴淞路669号申贝大厦,家风楼采用漫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内容涵盖邻里互助、孝老爱亲、廉洁齐家、热心公益、绿色环保等多个主题,旨在引导小区居民弘扬良好家风,传承文明,践行美德,营造文明、和谐、互助、清正的良好氛围。
街道通过打造家风楼,让家风文化、廉洁文化上墙,优良的家风滋养了更多家庭,也教育引导小区家庭成员积极传承廉洁清正优良家风,强化了家庭助廉的意识。衡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齐虹表示,社区建设家风楼是以德养廉,传承家风,是建设幸福“小家”促进建设和谐“大家”,申贝大厦家风楼以楼组建设带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更能助力推动社区形成文明健康、向上向善、廉洁自律、修身齐家的良好风尚。
大陆新村132弄
大陆新村132弄,是介于新式石库门与新式里弄房屋之间的一种房型,弄堂宽约4米,清水红墙,著名的文学家鲁迅、茅盾都曾居住在此。
2019年街道对大陆新村132弄打造微更新,以家风、党建为主题,精心部署策划,如今这条弄堂已焕然一新,灰色的墙面镶嵌着鲁迅的家风家训名言,周边绿化点缀,景观长椅间隔摆放,宣传栏内容海纳百川,放眼望去,一窗看遍全上海,南来北往的游客们都会驻足游览拍照,这也成了鲁迅家门前的亮丽风景。
多伦路215弄“燕山别墅”


位于多伦路215弄“燕山别墅”是一条座落在“繁华闹市”中的小弄堂,晚清重臣左宗堂、中国现代作家丁玲等名人曾居住于此。
小弄透着一种安静、优雅及浓浓的书香文化气息。但美中不足的是小弄侧面的墙面由于年久失修,墙皮脱落,时而还有一些建筑垃圾堆放在墙下,破坏了弄堂整体氛围,也让邻近的居民深感不适。
依托网格化党建,在街道党工委、妇联、多伦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下,将“燕山别墅”弄堂内墙面上打造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家风”为主题,通过探索鲁迅、叶圣陶、赵世炎等文化名人家庭的好家风好家训故事,让党史教育走得更深更实,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下一步工作中,街道将逐步推进家风楼建设,以多样化的精彩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使四川北路街道浓墨重彩的文化氛围与家庭文明新风彼唱此和、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