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将这个赛事越办越好 秘诀是

上海虹口
关注原标题:虹口将这个赛事越办越好,秘诀是→

日前,“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上海地区决赛落下帷幕。决赛中,从初赛近29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的73支优秀队伍展开激烈角逐,虹口参赛队伍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带领下共荣获一等奖9组,二等奖13组,三等奖14组,成绩在市里名列前茅。
参赛形式分展览和表演两种,展览是对选题研究内容的视觉化表现及对选题自然科学属性的解答,像是一个小型博物馆展览;表演是选题的自然科学意义的戏剧化展现和叙述。中小学生们选择探究的内容五花八门,不乏紧扣主题“沧海桑田——曾经和当下的伟大变迁”的佳作。
赛事改革处处为孩子着想 首次特设“观察员”制度
受疫情影响,决赛主要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评审,来自文博、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的评委们通过参阅材料、观看作品、答辩、打分几个环节,对参赛作品做出评价。

“我们不止应该看到最优秀的孩子,也需要了解那些尚未爬到高处的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环球自然日”执行总监陈天告诉记者,“受到疫情启发,以后,‘环球自然日’比赛会保持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科学展演、科普绘画、故事播讲都可以在线上进行,扩大受众面。”这样的改革,化劣势为优势,反而让整个比赛体系更系统化。

2021年度“环球自然日”活动不仅延续了以往优质的比赛项目,还新加入了科学展演的内容。新增的单项赛扩大了比赛的年龄覆盖面,更多无法参加综合赛的低龄孩子能够先从简单的项目入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为未来参加综合性科学项目的比拼打下铺垫。

疫情除了让赛方对比赛项目设置做出了思考,也给比赛的形式带来变化。本次比赛中,组委会还特设“观察员”制度,比赛中观察员随机来到任意评审室,对参赛作品的科学属性、资料信息、审题联系、表达能力进行打分。陈天介绍说:“通过公平的第三方,赛方得以客观了解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现状,从而及时对比赛中暴露的缺陷进行定向培训、弥补。”

秉承不变初心 践行应变之道
“环球自然日”活动至今已举办十年,尽管疫情之下活动的形式、规模、影响力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初心不变,一如当初创始人肯尼斯贝林先生所想的那样——“我要你们办一个活动让孩子们喜欢上自然科学。”比赛深深激发中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扎实地提高其研究、分析和交往能力。


“在‘彩虹计划-科学素养工程’的引领下,虹口区从一开始只有个别学校、个别队伍参加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投入项目发展、队伍数目逐年增长,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区青少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秉承不变初心践行应变之道”,未来,在虹口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基层学校的支持下,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鼓励更多的学校打造自己的特色项目,为更多的孩子创设科技比赛的体验机会与成长平台,让更多的虹口学子在科技比赛、科技活动中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