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全新亮相 小虹带你云参观

上海虹口
关注原标题: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全新亮相!小虹带你“云”参观
2020年12月8日
扩建后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以全新面貌亮相
正式对公众开放
如今的犹太难民纪念馆
有何不同?
怎样才能更好地
了解那段历史?
今天,
小虹带你一起云观展!
●历史背景●
1933年至1941年,上海接纳了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为他们撑起了一艘“诺亚方舟”。在虹口提篮桥地区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中,曾生活着近两万名犹太难民,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共渡难关。
至1945年战争结束,大多数犹太难民得以幸存。“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现仍较为完好地保存着当时作为犹太人居住区时的风貌,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能够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

为纪念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接纳和保护犹太难民的这段历史,2007年,虹口区以摩西会堂旧址为核心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升级、扩充、“留白”●
2017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启动扩建项目,对摩西会堂旧址西侧、南侧居民房屋实施征收,在保留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展馆整体面积从原来的1000多平方米扩大到4000多平方米,展陈也从150件增加到近1000件(组)。
原本位于纪念馆入口通道的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此次也被整体移动到了扩建后的广场上。
名单墙设立初期,原本仅刻有13732个名字,目前名单墙上的名字已增加到18578个。现在,名单墙的最后设置有一块“留白”墙面,等待通过今后的史料征集,补上更多姓名。
●“沉浸式”体验●
重新开馆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主要展示欧洲犹太人避难上海的历史。展览内容由“逃亡上海”“避难生活”“患难真情”“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共享未来”共六个部分组成。

走入序厅的“时间长廊”中,多媒体影像装置将参观者带入上世纪30年代。
通过场景再现和现代科技的展示手段,以及大量珍贵的史料文物原件,生动诠释“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表达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愿景。



展览以带领参观者
“听故事”的方式,
呈现出“沉浸式”的
参观体验
影像资料
犹太难民亲口诉说当年的经历

历史文物
了解犹太难民如何逃亡到上海




复原场景
再现犹太难民和上海邻居的生活环境




历史短片
快速了解历史背景

展览还通过尖端的展陈科技,制作出十余个复原场景,还原了161个鲜活的人物故事。




同时,还有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型触摸屏,让参观者能够融入凝重的历史氛围之中。

每一件展品
背后就是一段往事,
它们记录了犹太难民的回忆,
也记录虹口
作为“温馨港湾”的历史。




昨天,
小虹已经介绍了不少展品。
但一篇微信无法说完所有的故事,
期待你也来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一同了解在我们生活的地方
发生的感人故事。









地址
虹口区长阳路62号
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开放情况另行通知)
[票务信息]
票价
·成人票 20元
·学生票 10元
23周岁(含)以下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凭身份证件和学生证
·老年票 15元
70周岁(含)以上,凭身份证件
免费政策
·1.3米(含)以下的儿童(须由成人陪同)
·残疾人,凭残疾人证
·现役军人、退役干部及烈属,凭相关证件
购票方式
由于疫情防控原因,线下购票数量受到限制,推荐游客通过纪念馆微信公众号及美团点评网进行线上预约购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