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产业之硬:加快培育硬核产业集群

浦东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产业之硬:加快培育硬核产业集群[而立浦东再出发]

上世纪90年代明确的“六大产业”(即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在上海发展了近30年。如今,城市要始终保持竞争力,必须与时俱进打造有引领性和前瞻性、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

根据浦东新区“五大倍增行动”,要加快培育形成六个“千亿元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哪六大硬核产业入选?浦东明确将“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六大重点产业作为未来的主攻方向,打造一批战略领先的现代产业集群和充满生机的创新企业集群,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从药片到芯片

自主创新步入“收获季”

一个新药从想法的诞生到真正上市,平均需要12年的时间,需要高达数十亿人民币的投入,但是,最后成功率却不到10%。在浦东,能够做到我国每年批准上市的一类新药,每3款就有1款来自张江,这背后凝聚的是众多创业者、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对他们来说,一辈子能做成一个新药,是新药研发者一生的荣耀。2011年,刚刚在张江创立华领医药的陈力,因为条件限制,只能把车库封起来做研发。因为坚持,华领医药在研全球首创新药多扎格列艾汀(dorzagliatin)已获得由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研究显示多扎格列艾汀展现出了显著稳定疗效和安全性,有望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用药选择。

华领医药全球管理总部和研发中心也已落地浦东,准备进军世界医药市场。

当1994年开始建设时,或许很少有人能料想到,作为浦东创新药核心地带的张江药谷仅用了20多年,就成为中国创新药版图的高地。

“药片”表现出色,另一项硬核产业——“芯片”同样令人振奋:

浦东集成电路龙头——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今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首日收盘就以近6000亿元的市值,坐上了A股半导体股的头把交椅。

2020年是中芯国际成立的第20年,作为目前中国本土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代表自主研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最先进水平。

除了中芯国际,在上海浦东,还云集着华虹集团、华大半导体等一批国内芯片制造龙头企业,产品覆盖移动通信、工业控制、汽车和电力等多个领域。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以浦东的张江和临港为重点区域已连续4年实现增长。目前,浦东已形成集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一飞冲天 一往无前

“蓝天梦”的民族夙愿终圆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自主研发设计、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腾空而起,穿越云层翱翔在东海之滨,实现圆满首飞,翻开了中国民用航空事业史册的崭新一页。

今年7月,中国商飞ARJ21飞机 103架机在全球海拔最高民用机场——四川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完成最大起降高度扩展试验试飞后返回上海。

自国产大飞机项目落户浦东,上海乃至全国的航空产业加速发展,浦东成为“大飞机”产业集群的“主战场”:

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完美的龙头企业、完善的规划布局;从产业链环节上看,浦东拥有民用飞机总体设计、飞机总装制造、航空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等较完整的产业环节;从龙头企业上来看,浦东拥有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等关键龙头企业。从布局规划上看,已基本形成以祝桥、临港和张江等区域为主、制造研发和试飞交付兼备的规划布局体系。

一飞冲天,“蓝天梦”的民族夙愿终圆;在浦东,另一硬核产业——“未来车”同样一往无前:

在浦东,一北一南,有两个大家熟知的整车制造厂:合资的上汽通用和外资的特斯拉。

上汽集团在2019年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9位,在上榜的中国汽车企业中位列首位。近年来,上汽集团从全球科技进步、市场演变和行业变革的大趋势出发,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去年年底,上汽旗下的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在张江科学城开工,未来研发中心将专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发和试验。

2020年1月7日,以生产电动车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特斯拉在其位于临港的超级工厂里,把国产Model3正式交付给客户。这距离2019年1月7日超级工厂正式开工建设,刚好一周年。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在交付仪式上跳起了舞,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大数据川流不息

产业叩响未来之门

国内首个融合大规模无人驾驶动态体验场,国内首个大规模商业综合体内AR导航全覆盖的智慧商业,车位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的智慧停车服务……在浦东的衣、食、住、行中,涌现了一批无处不在的智慧场景应用,让未来世界触手可及。

这一切背后的融合,源于大数据的“川流不息”、智能制造的“无限想象”,也为浦东产业叩响未来之门提供了无限可能。

将“数据港”“智能造”定位为浦东六大硬核产业,足以证明浦东的远见:

浦东有一处网红地,生动描绘了这两大产业的融合:作为国内首个“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园区、上海市首批“AI+园区”试点应用场景——张江人工智能岛上,IBM三大研发中心——中国研究院、中国系统开发中心、中国软件开发中心、微软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等均已落地,将最新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从全球带入浦东,赋能更多产业需求。

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2019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企业”名单中,浦东企业占据39席,其中前十强中有6家企业来自浦东。包括了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等。

一批领军企业纷纷宣布加大在浦东的布点——5G创新中心落户浦东,建设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融合协同创新平台;“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把全球运营中心落户浦东等。

科学聚力、资本助推、产业落地,加上浦东“店小二”们的贴心政策服务,环环相扣,催生了浦东充满活力的硬核产业生态系统。正因为集聚了这些“天时、地利、人和”,创新的梦想正照进了现实,并走向世界。

来源:浦东发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