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VLOG镜头下 三位张江人在张江追梦生活的一天

浦东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VLOG镜头下,三位张江人在张江追梦生活的一天

1992年7月28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正式开园,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同日挂牌。28年间,当年的农田已变为今日产城融合的创新沃土,吸引了大量创新创业的人才在此追梦生活。今天,让我们聚焦3位与张江同龄的张江人三张年轻的脸庞除了每天工作在张江他们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周婷婷,张江科投投资经理,冲在工作一线,整天到处跑跑跑;王忱,海归硕士,专攻计算机视觉,打破了人们对于程序员的固有印象;王亮鑫博士,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的专业学识投射在张江“光源”。

生活总是由一个个具体片段组合,高光的、忙碌的、日常的、很少对外诉说的……这次,我们用VLOG的形式记录下三位张江人在张江的一天,他们过的生活,可能如你所料,也可能让你想象不到。

张江,把这些原先素不相识的人联结在了一起。28岁的他们,也因和张江同龄,而使这份联结变得更加珍贵。

01

张江科投投资经理周婷婷,28岁

在张江工作5年

周婷婷说:“在张江这片充满激情的土地上,被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和合作伙伴包围着,觉得特别充实和有意义。”虽然,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她回家仍有两篇报告要写。

周婷婷在张江创业工坊的工作,上午九点便迎来了一天中的第一个会议;在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创新资源以及服务于默克这样的龙头企业的间隙期间,她会选择在老张江人最初的记忆——传奇广场解决午餐;她也会在晚上到访居住在人才公寓的朋友家,享用一顿闺蜜亲手烧制的晚餐。

作为投资经理,28岁的她,承担着责任,也被人期待着。幸福来源于充实和满足,更来自于和张江这片土地的紧密联系。

02

云从科技程序员王忱,28岁

在张江工作1年

人脸识别、手势识别、AR技术……王忱只是一个在张江工作的普通人,却过着听上去充满未来感的神秘生活。

工位上的那台电脑陪王忱度过无数个日夜。他一遍遍调试,敲击着键盘,更新着系统。王忱用严谨的逻辑代码锻造时代,构筑未来。就像陪伴在他电脑桌上的模型——钢铁侠曾说的那样:“失败是迷雾,穿过它,我们就可以瞥见光明。”时不时需要解决的BUG,也让王忱每天不断进步着。

少年时出国留学,寻见学识;青年时人才归来,遇见云从。用一颗心,构筑人工智能的世界,用一点光,点亮科技发展的漫漫前路。

03

上海光源科研工作者王亮鑫,28岁

在张江工作2个月

“作为一个有女朋友的人,我的联系方式就不给大家看了。”王亮鑫小心翼翼地用手遮住自己负责的化学实验室标牌下的个人电话号码,腼腆的样子显得异常可爱。

作为一名在张江著名的地标——“鹦鹉螺”,即上海光源工作的博士,王亮鑫在向人介绍上海光源时,热烈的情绪处在沸点之上。而当他走进实验室,专业的头脑则又是一种冷静的回归。

在祝贺张江二十八岁生日快乐时,王亮鑫伸出左手大拇指,动作和表情是属于理工男特有的憨厚,而眼神里则透露出自豪和骄傲之光。

选择上海,来到张江,是因为这里有很多让人兴奋的事情。二十八岁的张江,给无数张江人带来了一系列的机会与财富,四海汇聚,全世界的人才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二十八岁的张江,也正因为有着一代代奋斗在张江的年轻人,凭借着对梦想的坚持,使人们记住了张江的名字。

编辑:邹莹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