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政务频道

杨浦控江党建联建 共解社区治理难题

杨浦区控江路街道凤六新苑小区竣工于2000年,位于中山北二路345弄,由两幢14层小高层组成,共8个门牌号,200户业主。整个小区建筑面积24589平方米,其中住宅19653平方米。随着业主入住率逐渐饱和,“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

凤联居民区党总支敢于直面问题,跨前一步、主动作为,用好“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工作机制,动员小区业主委员会广泛听取业主意见,最终制定并通过《凤六新苑车位微治理改造实施方案》。近日,广大居民盼望已久的项目破土动工了。

  建机制

凝聚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

建立项目施工负责人制。党总支牵头业委会、车改小组、物业企业及施工方共同商定现场负责人,各司其职、协同推进项目实施。

建立项目施工早会制。每天早上8点钟,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召集相关方参加早会,明确当天施工进度及施工过程可能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建立项目施工平安巡逻机制。建立由社区民警、物业企业保安及志愿者参与的施工过程治安、安全巡逻,确保施工过程零事故。

建立项目施工维稳调解机制。建立由凤六新苑小区支部书记为组长、支部委员为副组长的施工维稳组,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矛盾第一时间予以协调,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抓共建

推动更多力量下沉社区

凤联居民区党总支注重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与中建一局同济大学项目部党支部、同济大学党委第二十一支部、上海机械施工集团十八号线施工方开展党建联建,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与物资保障。

三方共议,合力共解难题。针对项目施工中存在技术力量不足及资金短缺、施工材料不足等难题,凤联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与党建共建单位共商共议,制定了三方联合保障方案。

现场察看,及时提供技术支撑。为保障施工质量,同济大学、中建一局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技术把关,对技术方案进行讲解与分析。

资源共享,提供坚强物资保障。中建一局、十八号线施工方主动要求提供水泥、水管、混凝土及钢材等物资。中建一局根据施工需求建立保障方案,目前第一批物资已送达。十八号线施工方也已提供水泥等物资。

“线上”结对,共同跟踪施工进度。建立由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副书记、条线干部,业委会主任、副主任和中建一局、同济大学等共同组成的微信群,每天就施工存在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共同破解施工难题。

凤联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将“联建共建”作为总支项目,在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同时,注重建机制、抓共建,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推动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