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上海 生活

上海十大走向衰落的商业特色街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圣诞平安夜有朋友去衡山路过节,却发现衡山路酒吧一条街风光不再,酒吧餐厅纷纷撤离,不免让人有些遗憾。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上海曾经兴盛的商业街也渐渐没落,有的被拆迁改造,有的重新转型……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这些曾经上海的特色街道吧。

 东台路古玩街

东台路原名安纳金路,位于上海市的东南部,近西藏南路,复兴中路。它是一条在海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旧工艺品特色街。古玩市场主要集中在崇德路至复兴路一段。古玩街的对面是一个花鸟虫鱼市场。这里就算是上海本地人,知道的也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却是必到的购物点,据说美航、日航等航空公司发放的上海旅游地图上,都标有东台路古玩市场。

东台路古玩市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刚开始这里是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上海第一个属监管的旧工艺品市场,买卖的商品包括瓷器、摆件和石刻等7大类。后来随着商铺逐渐增多,东台路古玩街的名气越来越大,200多米的窄街、堆得琳琅满目的旧货小件儿,陶瓷器、铜器、文房四宝、书画、鸟笼、钱币、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月份牌、老唱机、老电话机,甚至一些皇帝的画像、掉了脑袋的兵马俑泥塑……这些“中国特色”的玩意儿,都是店铺吸引老外眼球的法宝。现如今,东台路古玩市场所有的租赁摊点将在已经全部歇业撤出市场,门面房也开始拆迁,往日的兴盛之景已经不再。

黄河路美食街

上世纪90年代末乍浦路衰落后,黄河路便开始声名鹊起,那时候街道两边饭店鳞次栉比,霓虹灯闪烁,直到凌晨依然人声鼎沸。当时的黄河路以家常小酌为主,包括川菜、湘菜、贵州菜,口味经过改良,很受上海本地人欢迎。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更加时髦的美食街和餐饮场所的出现,如衡山路、新天地以及各类购物中心和新兴餐饮街,老牌的美食街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据街上的老阿姨说,黄河路停车实在困难,很多顾客开车过来吃饭都没地方停车,多少对生意有些影响。加上金融危机后,黄河路当街拉客的现象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甚至有饭店专门招聘拉客者。除了拉客以外,2000年时,美食街不少饭店开始恶性打折,六折、七折互相“较劲”,导致利润不断被削薄。现在整条黄河路上除了餐饮外,足浴、宾馆等多业态混杂,部分店铺甚至长期处于关停状态。

北京路生产资料街

北京路在上海开埠初原是通达黄浦江4条土路之一。从19世纪50年代起,中外客商纷纷抢占北京路及周边地区,经营钢铁、五金零件、玻璃及铜锡器皿等商品,形成以北京路为主,南到天津路、北到苏州河的生产资料大商圈,是本市经营生产资料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当时的北京路生产资料街也是上海的十大特色街道。从此确立了北京路五金街在全市的主导地位。而如今这条在闹市区里的街道却显得些许清冷,部分商家也表示现在电商和建材市场的普及让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乍浦路美食街

乍浦路美食街位于虹口区西南部,南濒苏州河,依次北跨海宁路、武进路,并继续向北延伸与四川北路公园接壤。它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盛于90年代中期。乍浦路作为上海最早的美食街之一,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上海饮食时尚地标,犹如今天的“新天地”一样。当初的崛起是因为这里能让上海人花较少的钱吃到较好的环境氛围,可在大堂吃也可在包房吃,可以吃小吃、家常菜,也可以吃高档菜,各取所需。港澳台媒体也曾把这里称作“微型”、“迷你”而“豪华”的餐饮一条街。但在经历了过往的兴盛之后,如今乍浦路的衰弱则让许多人感到无奈与惋惜。

衡山路休闲娱乐街

衡山路曾是法租界著名的贝当路,南接商业中心徐家汇,北邻时尚购物街淮海路――是两大繁华区域间的幽静通道,它展示了上海优雅与从容的一面。在衡山路最出名的就是有着各国情调的酒吧,以及夜色中静谧而妖娆的法国梧桐。悠远的历史使梧桐长的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使衡山路显得十分的幽静。而散落在路两边的各色酒吧,又吸引着上海的各色俊男靓女沉醉其中。这样的环境动静皆宜,白天可以悠闲的散步,夜晚可以尽情的狂欢

随着新天地,田子坊等地的酒吧星期后,如今衡山路酒吧一条街昔日的繁华已一去不返,唯有衡山路东西两端依托各自特色开始发展起来,呈现了“中间冷两头热”的新格局。有关人士指出根据最新规划,以领馆广场为核心的衡山路段,将规划成为高端文化创意区。

 雁荡路休闲街

雁荡路步行休闲街人称“淮海路后花园”是一条汇集全球风味的休闲街。雁荡路商业经营内容以咖吧、酒吧、餐饮、娱乐、美容为主。沿街的商家有各式红茶坊、露天酒吧、中西餐厅等,几乎全球知名的异国美食,在雁荡路上都可以找得到,是条很有地球村风味的休闲街。街两旁的古老法式经典花园洋房、公寓、洋楼与以新造旧的欧陆拜古庭、骑楼建筑结合的金雁坊相互呼应。这里还有小家碧玉的中装特卖、中装订做、巴西水晶专卖和化妆品日用品的专卖。现在的雁荡路,回不到过去的风华绝代了,但是行走在这里依然可以感受到独具韵味的精致和典雅。

江阴路花鸟市场

这条路,曾经是上海有名的花鸟市场。江阴路因其花鸟市场而让人对它印象深刻。在这里一年四季的观赏植物都能买到,而且还随着季节交替而不断的更换新品。同时,各类观赏鱼、观赏鸟,以及工具一应俱全。不过这已经是江阴路的历史了,现在的江阴路虽然没有原来的繁华与热闹,但还时零星的散开着几家花鸟鱼虫店,它独特的风情仍然吸引着一些人群的光顾。

虬江路

虬江路的特色就在于它的杂与乱。作为上海的特色街道,位于虹口区闸江北区交界处的虬江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上期上海治安执法的盲点,地下市场大行其道。只要是你想要的,想买的,在虬江路,没有什么是买不到的。有名的大杂烩一条街让虬江路早早的就名声在外。

不过现在的虬江路是上海的二手IT产品集散地,虽然还是破烂的马路,与参差不齐的大小店铺,但卖的产品仍然还是以新、奇为主。有些甚至你想都想不到的,在虬江路上都能卖得十分畅销。而且超低的价位,不仅让你心动,更让你心乱。就算不买什么东西,走在这条街上,顺着人流和路线,被簇拥着前进,这种热闹的场景也会让你感到别开生面。

七浦路

七浦路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类时尚而廉价的外贸原单服饰。在这里有众多的服装批发市场,满满当当的各种成衣和外贸原单货品,以及各种饰品、包包、皮鞋。只要是能出现在人身上的穿戴之物,在七浦路你都能找到最低廉最精致的东西。而且随着夜色的深入,商品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七浦路现在的名声估计连世界都知道,因为在这条路上总是能看到来自各国的不同肤色的外国人,好记的英文名“cheap road”也让他们印象深刻。这就是七浦路最大的特色,正是这个特色,让七浦路越来越兴旺。随着互联网电商及微商的崛起,零售也在走向衰落。现在的七浦路也要改变已往的草根形象,找出更适合发展的路。

西宫

西宫,全称“沪西工人文化宫”,是全上海面积最大的园林式工人文化宫。它和上海工人文化宫(市宫)、沪东工人文化宫(东宫),并称上海“三大宫”。上世纪60、70年代,只要一提起“西宫”,很多人会露出一脸向往、无比幸福的表情。因为对他们来说,那是学习、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甚至很多人的爱情都在文化宫“萌芽”。老西宫有很多卖饰品和文具的小店,各种粘纸,漂亮封面的笔记本,笔,便签本,笔袋,手机挂件和保护套,镜子,首饰盒,毛绒玩具,化装包,礼品盒,梳子,活页夹,文件夹……小辰光看到这些就挪不动脚步了。还有很多打耳洞,接头发,美甲的店铺琳琅满目,价格都挺便宜的。如今西宫的迁移也是带走了一代人的记忆。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